将巴菲特思想引进中国的一本书
2014-07-22 07:02阅读:6,446
经过在正确方向上的不懈进取,所谓“贫二代”可能成为“富二代”他爹。世事轮回,孰能预料。
将巴菲特思想引进中国的一本书
文/ 杨天南
2014年7月20日
有关单位希望我能翻译最新版本的《巴菲特的道路》一书,真是缘分,因为我走上今天的道路,与这本书有着莫大的关系,它二十年前第一次将巴菲特思想引入中国,它也是这么多年来数以百计论述巴菲特的书中,最为经典的著作之一。
X
罗伯特•海格士多姆这本书的第一版是1994年,国内自1996年起陆续有不同的出版社翻译出版,译名还有《股王之道》、《胜券在握》、《沃伦•巴菲特之路》等。阅读作者的序言,顿有昔日重来之感。一个年轻人对于自己热爱的记录,无意间激起万里之外另一些莫不相识的年轻人的热爱,所谓的薪火相传就像蝴蝶效应一般荡漾开来。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br>
1995年深秋,我有幸读到从美国带回国内的该书第一版,犹闻天书,这种感觉被记录在《一个投资家的二十年》中:“如同黑屋中忽然射进一道灿烂的日光,又如茫茫暗夜中的航船发现了指路的明灯。”它引领我认知了巴菲特,更为幸运地是在这种投资思想的光辉之下,接下来的两年从股市获利约十倍,打下了日后留学的基础。1997年我将载有我和巴菲特图片报道的报纸寄到奥马哈,随之收到巴菲特的回信。再后来,2001年、2004年我两度前往奥马哈亲见巴菲特和芒格。
巴菲特的思想影响了一批人,对于他的景仰之情,记录在我另一篇文章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的思想言行也是促成我今天希望能为社会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的源泉。
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英雄。我们学习谁,或许未必能像他一样成功,但即便达到其百分之一、万分之一,也算是有所成就了。今天有些自称为“贫二代”的,既有羡慕之心、又有愤懑之情,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经过在正确方向上的不懈进取,所谓“贫二代”可能成为“富二代”他爹;反之,今天的“富二代”可能成为“贫二代”他爹。世事轮回,孰能预料。
这本畅销中美两地的著作如今已是第三版,总结了巴菲特投资的四大类12条准则及案例,补充了新内容,对于那些想了解投资、了解巴菲特的人,无疑是最佳学习路径之一。大家羡慕伯克希尔的股价目前已是192,500美元/股,而早年巴菲特买入价约8美元。但今年已经84岁的巴菲特真正受人瞩目几乎是65岁之后的事,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投资道路的不易。
虽然这本书蕴含了巴菲特的人生哲学,但终究是一本以投资为主题的著作,对于年轻的读者我倒是两点有额外的提示:
一,资金太少不值得投入太多精力。巴菲特过去半个世纪的投资业绩约为年回报20%,当今A股市场上90%的参与者资金在10万以下,不要说亏损,就算能取得巴菲特一样的成绩,恐怕也难以解决问题。
二,专注主业是绝大多数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至少在踏上社会的早期阶段,随着本职工作技能的提高,大多数人收入会超过投资收益。问问身边那些曾经二十、如今四十岁的人们,他们过去十年、二十年的“炒股”经历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你是个更有进取心的人,那么创富的最佳路径是潜心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或事业,最终将自己的企业上市。
尽信书不如无书,就像当初年轻巴菲特若是尽信了他的伟大导师格雷厄姆的理论,绝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一样。读书,多读、兼听、多思考,信也不要迷信,并与实践相结合,这才是人生阅读的真意义。
备忘:2014/ 07/ 18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中间价: 美元615.68,港元79.43。
专栏自2007年4月开启至今,
上证综指自3525点到2056点, -41.67%;
香港恒指自20520点到23350点,+13.79 %;
道琼斯自12923点到17046点,+31.90%;
专栏组合从100万元到320.09万元,+
220.09%。(投资组合全文详见《中国金融家》八月刊。)
春分计划(第5期)净资产总值107,021.43元RMB。详见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0298a970101gkhu.html?vt=4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