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篇章解读《在苍茫中传灯》(四)

2017-09-19 07:50阅读:
篇章解读《在苍茫中传灯》(四) 原创 2017-09-19 姚斌
个人微信公众号:一只花蛤的价值投资
2017年9月18日 文/姚斌
第四章题为“投资修行”,由21篇文章组成。修行就是修炼自己的言行。投资的整个过程总是痛苦多于愉悦。如果这个痛苦可以得到解脱的话,那么就是修行。修行是一条道路,一条通往内心最深远处的道路。而在这条道路的尽头,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让我们获得投资的真谛,使我们的投资自动达成充满了愉悦的状态,这样才有可能每天都“跳着踢踏舞上班”,成为最美好的事业。
投资看似门槛很低,其实却是很高。投资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更是一项危险的事。作为一门学科,投资不见得比医学来得容易。如果让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跟你做手术,你肯定不干。以此类推,普通投资者若要试图战胜专业投资者,也是一项无比艰难的事。即便是专业投资者,如果不能固守久经考验的原则和避免情绪控制造成的偏差,同样难以战胜市场,尤其是要长期持续战胜市场。
出现这样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查尔斯·麦凯曾写有《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一书,这本书现在已成为经典名著。但没有人能够想到,查尔斯·麦凯当年本身却深陷于“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之中。他曾参与投机英国铁路股票,而这只股票的价格后来竟然
缩水了2/3,以今天的价值来计算,相当于损失了1万亿美元。这个案例表明,人的生物特性就潜藏于内心深处,时不时地挣脱理性的缰绳,形成幻想与癫狂,要改变生理上的事实,无比艰难。
行为金融学有许多重大的发现,比如,在情绪压力下,人们会倾向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即使这些选择显而易见很不高明。当把这些发现引入投资领域的时候,市场上的许多怪异行为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要控制情绪波动绝非易事。有了情感,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没有情感,我们又无法做出决定。而在投资领域要想获得成功,又必须控制情绪,如果无法控制情绪,就无法获得成功。所以,这就是专业人士也无法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那么,难道就无望成为成功的投资者了?不是的。通过疯狂的学习,成为学习的机器,打下理论与实务的基础,与成功的人为伍,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尽可能地不犯重大的错误,是通向成功的捷径之一。投资者只有确立了以自己的投资策略为中心,沿着自己的发展逻辑走下去,保持自己的风格,控制贪婪的欲望,保持足够的冷静,不跟随公众起舞,按照理性决策,并非就不能成为成功的投资者。
如果价值投资只是“次优”的方法,那么这是针对那些缺乏必须的训练来进行价值投资的人而言的。实际上,要成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并不难。价值投资对智力要求不高,但对常识和良好的判断要求较高。培养这些本领,需要依赖一个精确的思维框架。不过,随着投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通过清晰、明确、富有逻辑性的方法来学习价值投资的原理,就能够帮助投资者建立一种思想框架和思维框架。
价值投资实际上是一种人格特质,这是一种由经验、知识与渴望投资获利所形成的心理状态。价值投资者不会在消费上支付超额的价格,这反映了他们不愿意为商品支付超过公平价值的思想。价值投资更需要的是一种性情:冷静、耐心和理性。在投资中,这种性情远远超过智商。除此之外,还需要逆向思维。最著名的表述就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如果你做了与众相同的事,只能得到与众相同的结果。只有你做了与众不同的事,才能得到与众不同的结果。
成功的投资者往往善于学习。巴菲特就是从本杰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和查理·芒格那边学习的。巴菲特教导我们说,“你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东西,那么你就不必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你只需要运用自己了解得最好的那部分就行了。”查理·芒格先生绝对相信“别人悟出的道理最精彩”,对此他补充道,“我不相信仅靠自己坐下来就梦想出一切观点,没有人是那么聪明的。”
查理·芒格归纳巴菲特成功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学习。巴菲特的成功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但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持续的学习。巴菲特即便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仍然进行有效的学习,持续性地改善技巧,在65岁以后更是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第二,品性。巴菲特沉着、冷静、自制、独立思考,能够非常自如地控制非理性的情绪,永远不会去做非理性的事情,也不会被一时胜利冲昏头脑,这使得他一次又一次地避开金融风暴。
那些出色的投资者,虽然他们的成功道路不尽相同,其中还有一些往往是对立的,但是每个人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杰明·格雷厄姆通过了解掌握基本价值而获得成功,巴菲特发挥从格雷厄姆那里学来的知识和经验而获得成功,索罗斯则是把国际金融与深刻的哲学结合起来而获得成功。他们并没有简单地去复制谁,也没有想成为谁。他们要发展的是不同于他人的投资哲学以及投资个性,最终成为一个独特的自己。
投资需要钝感力,其实传达的是一种投资的“基因”,这种基因就如同塞思·卡拉曼所说的“不向光的果蝇”。大多数人对投资都太敏感。他们以小时为限,持续不断的监控所持有的投资组合,并常常以令人吃惊的频率迅速改变手中持有的股票,对市场每一瞬间设定的价格做出快速反应。因为太敏感,所以容易受到惊吓。而一旦受到惊吓,则很难做好股票。而钝感力浑厚的人绝不会与他们相同。他们可以做到毫不焦躁地持有股票,坚守能力圈,夜夜安枕,一旦机会出现则全力出击。
最后,投资还需要一个开放的心态。所谓“开放的心态”指的是,摒弃偏见的思维、不与人为敌的心理、乐观的视角以及接受和理解他人的姿态。在投资领域,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尤其重要,因为它将比那些把自己完全锁定在特定种类的投资者更容易获得成功,而封闭和固执有时则是灾难。在构建一个优秀的投资组合时,更需要保持对不同类型投资的开放心态,因为没有一种投资项目总是好的。
《圣阿格尼斯学校的投资课》来自彼得·林奇。这个案例显示,对于中小学生实施投资这样的素质教育是如何的重要,它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从而改变命运。如果要投资,一定要趁早。像我们这一代人学会投资都太迟。过去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几乎是空白,这在金融市场日益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是不可想象的。最近,证监会开始推动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试点,这是一件好事。未来一代的投资家必将从中诞生。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