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闲话城市与洪灾

2016-07-12 23:09阅读:1,325
菜是旧的,今天又炒了一次。


中国发大水,今天看到又有人出来吹捧德国防水墙了(德国下水道翻版),呵呵……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最后两张图,就是德国防水墙的效果。


闲话城市与洪灾X


闲话城市与洪灾

闲话城市与洪灾
闲话城市与洪灾





从自然的角度来讲,荆江平原就是用来泄洪水用的——以前的南有洞庭湖,北有云梦泽,这个基本上就是自然生态,是人类自己把云梦泽给填了住人。如果不是三峡和葛洲坝,情况会更差。


刚刚还有个朋友圈子,说洪水是因为三峡水库,说没建水库之前,也没淹呢,呵呵……我就说,别谈1998年,也别说1991,光1954年长江洪水就死了3.5万人;1931年和1935年,两次洪水死亡都超过14万人;最惨的是清朝道光年间1848年大洪水,洪水过房梁,次年水都不退,连续来了三年,直到1850年,基本无法统计多少人死掉了。


【提问】:


那时候大洪水,政府有没有组织力量抗洪救灾?
当然有组织啊,不然不会只死几万。灾后的疫症,可以死掉百万人的。中国从来就是政府要干很多事情的,从古至今。


【提问】:


井大,武汉这中心城市是不是坐不实了?
武汉附近湖也蛮多,看来如何把这些分流、泄水的工程和生态做好,不能一阵乱填。可以趁着一些自然村消失,慢慢增加些泽地吧。


感觉现在的人群,好像没有啥科学素养,网上看到啥,就瞎传一气,没啥脑子,发现智力水平都是海平面以下。


综述



人类的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不光是两河流域,还有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因为土地肥沃。而肥沃的原因,就是定期不定期的泛滥,尤其是入海口这种三角洲,河流任意改道。


那么打个比方,就好像鸟儿在海边觅食,海水潮水上来,把各种微生物、小鱼小虾冲上来;然后一退潮,鸟儿就赶紧抢吃的,而且要在下一个潮水涌上来之前,赶紧跑开,不然就被淹死了。人类也是这样,要学会和大河共生。


后来这些本来耕种的地方,就变成了人类的城市了,靠限制河流的走向——就是不断去修坝,想困住河流的走向。那么平时还行,但是碰到汛期,基本上总是会破坝的。所以不管你中国人修长江黄河的堤坝,还是美国人修密西西比的堤坝,总是有时候会被水灌过来的。


那么这个还是河流汛期,至于你城市内涝,就更简单嘛,只要你的地方是洼地,只要天上的雨不停,呵呵……不流去你那里,去哪里?还往山上流不成?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只要你某个地方有湖、有塘,就是说明你这里是天生的洼地,所以水才会聚集到你这里。不要以为你把它给填平了,下雨之后,水看到你是平地,看到你是房地产,它就不流过来了。


武汉的话,基本上是无解。洪水如果从河流来,解决办法,就是其他地方炸堤,死道友不死贫道。如果雨水内涝的话,就划船出去……以后第一楼全部架起来,呵呵。我87年夏天住汉口,一样是街上水过膝盖。


大家看一下这个地图,长江从宜昌下来,大家觉得气吞云梦泽,波憾岳阳城”——云梦应该在哪?


闲话城市与洪灾
【观点】:


云梦泽就是岳阳,江汉平原。洞庭湖与江汉平原是连在一起的。我就在岳阳,老家是湖北仙桃,江汉平原。
不是。洞庭湖在江南;云梦泽,春秋时候的记载,应该在荆州市东边,介于长江和汉水之间。


以前云梦泽和洞庭湖,就是长江的两个肺。所以,一旦武汉要死道友,就是要炸开荆江大坝,呵呵。


另外,大家必须知道,洪水对河流的生态是很重要的;就好像森林里的山火,因为森林太茂盛,阳光无法照射下去,很多根都会腐败掉,所以需要山火进行定期清理。河流因为一路有泥沙,没有洪水的高速度,泥沙是无法带走,河流会越来越堵的——黄河那边,以前也是有梁山泊啥的。


估计以后的解决方法,就是人口集中,然后公安县这些地方,就开发成为泽地;水大,就放过去。


武汉,九省通衢,是一个非常非常晚期的城市。大家听过湖南的明朝的南疆长城吧?就是这些地方的开发——是因为明朝人口大增长,汉族移民开始开发这些地方,把少数民族赶到山里去了,修建长城来防守的。


武汉作为大城市,也是从明朝成化年汉水改道。后来因为大批汉族移民到湖南开发,这里才成为了国家一级的中转中心,算是中国的大城市里面发展比较晚的。


古代的时候,就是江夏,是战略要地,但没有那么大的人口枢纽的作用。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