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IPO堰塞湖归去来兮是高过会率的必然结果

2019-08-29 06:57阅读:
ipo堰塞湖是困扰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难题。但在'史上最严”的第十七届发审委的积极努力下,ipo堰塞湖的问题基本上得以缓解,ipo排队公司的数量由巅峰时的900多家减少到低谷时的200多家。
不过,随着发审委的换届,第十七届发审委卸任,第十八届发审委上任,ipo堰塞湖也出现了反弹。据证监会发布的数据,截止6月底,IPO排队企业达631家,其中:主板180家、中小板102家、创业板208家、科创板141家。ipo排队公司数量从200多家增加到600多家,ipo堰塞湖膨胀明显。
ipo堰塞湖归去来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科创板的推出带来了141家排队公司。不过,从深处来看,从本质来看,ipo堰塞湖的再度膨胀,其实是第十八届发审委上任以来ipo上会高过会率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撇开科创板因素,ipo排队公司的数量仍然达到了490家,较低谷时的ipo排队公司数量增加了200余家。数据显示,仅6月份一个月就新增申报企业家数达到172家,而去年同期只有37家,涨幅达到364.86%。并且其中仅6月最后一周,就受理了90家公司的ipo申请。
虽然有观点认为,这么多企业集中申报,与6月份为IPO申报的窗口期有关。因为一旦过了6月份,IPO企业申报材料将需要提供截至6月底的相关数据。如此,企业申报时间将推迟。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因为同样是6月,去年却只有37家公司申报,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为什么说ipo高过会率必然会导致ipo堰塞湖的膨胀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楚ipo堰塞湖为什么会消肿。当然,这其中有2017年ipo高速发行的原因,因为这一年A股发行新股436家,创下A股市场一年发股的最高纪录。
但更重要的还是第十七届发审委上任后的'从严审核”。第十七届发审委上任之初,ipo公司过会率急剧下降,三过一,四过一,五过一,六过一,甚至还出现了罕见的'零过会”现象。也正是因为第十七届发审委从严审核的缘故,第十七届发审委赢得了'史上最严发审委”的美称。
第十七届发审委的从严审核不仅将ipo上会公司的过会率降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如第十七届发审委任职期间ipo公司的过会率维持在55%左右,较前一届发审委任职期间的过会率降低了30%左右。更重要的是,这种从严审核为解决ipo堰塞湖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是将超过四成以上的ipo上会公司从ipo排队公司的队伍中扫地出门,这大大减缓了市场ipo的压力。另一方面,面对从严审核,一些来A股市场碰运气的滥竽充数公司也吓得赶紧退出,如在第十七届发审委任职期间,有超过200多家ipo排队公司撒回了IPO申请。
除此之外,面对第十七届发审委的从严审核,还有大量在资本市场之外跃跃欲试,试图通过蒙混过关的方式到A股市场发股圈钱的公司也因此望而止步了。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些原因,IPO堰塞湖因此而消肿了。可以说,为解决IPO堰塞湖问题,第十七届发审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第十七届发审委任期的到期及第十八届发审委的走马上任,第十七届发审委任职期间的一些好现象并没有得到延续,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IPO过会率的大幅提高。如截止6月底,今年IPO公司的过会率达到了83.33%。尤其是今年5月至6月间,IPO公司过会率甚至连续七周达到100%,这种连续高企的过会率在发审委审核的历史上罕见,堪称是比注册制还注册制。

这种高企的IPO过会率对IPO公司来说无疑是一种鼓舞。更重要的是,它还刺激到了那些之前被扫地出门的IPO公司,以及在场外静候市场动静的准IPO公司。面对高企甚至是100%的过会率,这些公司也就跃跃欲试了,一些反应敏捷的公司因此快速地加入到了IPO排队公司的队列中来,6月IPO公司猛增172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IPO成功对于众多的企业及实控人来说,不仅是一次新生,更是财富的暴增,是一种步入天堂的体验。也正因如此,又有几家公司是不想通过IPO而进入股市的呢?如今又逢IPO高过会率,这就相当于股市的大门洞开。如此一来,IPO堰塞湖的再度膨胀也就不可避免了,这是IPO高过会率所带来的必然现象。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pihaizhou 或 pihaizhou1964)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