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内地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而在美国与香港上市的中概股也不甘人后,3月22日早间,阿里巴巴宣布进行股票回购,回购规模从150亿美元增至250亿美元(约合1590亿元人民币),最高回购规模相当于近十分之一市值。回购将持续至2024年3月底。此举亦创下中概股回购规模纪录。
继阿里之后,3月22日晚间,小米集团亦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正式决议行使股份购回授权,以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实际上,伴随近期市场的震荡走势,BOSS直聘、富途证券、腾讯、微盟集团等纷纷开启回购模式。如BOSS直聘公告称,将在未来12个月内最多回购1.5亿美元的股票;富途证券宣布,计划2023年12月31日前,使用自有资金回购不超过5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包括在香港上市的腾讯,开年以来的回购金额已相当于其2021年全年回购规模25.99亿港元的84.51%。伴随着高层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视,尤其是对中概股的重视,中概股的回购潮亦有望来临。
在公司股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进行股份回购,这是有利于公司股价企稳的,也即有利于维护公司股价的稳定。毕竟这种回购,通常表明公司对股价的一种态度,即并不满意公司股价的现状,公司的股价被低估了。因此,公司回购股份尤其是巨额回购股份,往往意味着股价已经进入底部区域,或者距离底部位置不远了。此举有利于树立投资者的信心,让更多的投资者一并加入到抄底的行列中来。
尤其是中概股的回购,多以注销股份作为回购的目的。如阿里巴巴此前的回购,其回购的股份都用于注销。这种注销股份式的回购,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这更有利于提振市场人气,更能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因此,也能更好地维护股价的稳定运行。如3月22日早间,阿里巴巴进行股票回购的消息发布后,当天阿里港股大涨11.20%,阿里美股大涨11%,可见市场对阿里的回购是热烈欢迎的。
不仅如此,中概股回购也是有利于维护中概股的品牌形象的,增加国外投资者对中概股的好感与喜爱程度。毕竟上市公司股价的大幅下跌,最终损害的都是投资者的利益。虽然这种股价的下跌,主要是由于市场的原因所造成,上市公司并不需要为此承担任何责任。但上市公司对此无动于衷的话,显然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漠视,这很容易伤害投资者对公司的感情。相反,如果能够通过回购等方式来维护公司股价的稳定,这是投资者希望看到的结果。这有利于密切
继阿里之后,3月22日晚间,小米集团亦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正式决议行使股份购回授权,以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实际上,伴随近期市场的震荡走势,BOSS直聘、富途证券、腾讯、微盟集团等纷纷开启回购模式。如BOSS直聘公告称,将在未来12个月内最多回购1.5亿美元的股票;富途证券宣布,计划2023年12月31日前,使用自有资金回购不超过5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包括在香港上市的腾讯,开年以来的回购金额已相当于其2021年全年回购规模25.99亿港元的84.51%。伴随着高层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视,尤其是对中概股的重视,中概股的回购潮亦有望来临。
在公司股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进行股份回购,这是有利于公司股价企稳的,也即有利于维护公司股价的稳定。毕竟这种回购,通常表明公司对股价的一种态度,即并不满意公司股价的现状,公司的股价被低估了。因此,公司回购股份尤其是巨额回购股份,往往意味着股价已经进入底部区域,或者距离底部位置不远了。此举有利于树立投资者的信心,让更多的投资者一并加入到抄底的行列中来。
尤其是中概股的回购,多以注销股份作为回购的目的。如阿里巴巴此前的回购,其回购的股份都用于注销。这种注销股份式的回购,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这更有利于提振市场人气,更能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因此,也能更好地维护股价的稳定运行。如3月22日早间,阿里巴巴进行股票回购的消息发布后,当天阿里港股大涨11.20%,阿里美股大涨11%,可见市场对阿里的回购是热烈欢迎的。
不仅如此,中概股回购也是有利于维护中概股的品牌形象的,增加国外投资者对中概股的好感与喜爱程度。毕竟上市公司股价的大幅下跌,最终损害的都是投资者的利益。虽然这种股价的下跌,主要是由于市场的原因所造成,上市公司并不需要为此承担任何责任。但上市公司对此无动于衷的话,显然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漠视,这很容易伤害投资者对公司的感情。相反,如果能够通过回购等方式来维护公司股价的稳定,这是投资者希望看到的结果。这有利于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