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银行业是否有着美好的未来?

2015-03-28 17:44阅读:792
银行业是否有着美好的未来?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记录并分享自己的投资心路历程,对于银行股我一直挺看好的,只不过白酒在经历2013年的重大危机后我觉得是个很好的投资机会,过去消费股一直不便宜,而便宜的时候一般是熊市或者是经历危机,相对银行白酒的业务模式更简单,更好理解,更好预测未来业绩,所以我更喜欢简单的。如果没有这次危机我可能会一直持有银行股呢,所以银行股未来可能也不错啊)

回顾2014年,我最大的投资决策是减仓银行股,换成白酒股。现在说起来挺轻松,但是整个过程也挺痛苦的,更多的痛苦来自于对自己部分投资视角的改变、甚至否定以及颠覆,更加理解了巴菲特从格雷厄姆的烟蒂股投资转变成芒格的伟大企业投资法的艰难(巴菲特一直以一个恰当的比喻来说明他投资习惯改变的难度)。

从2007年做股票投资开始,银行股一直是我的重仓股,也是我获利最多的行业股票。为什么在去年决定减持他,其实当时还真有点不容易割舍的。这个决定的做出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整个过程挺痛苦的,煎熬了好久。这也是我愿意在此分享我的投资经历和感受的原因之一,我相信任何一个投资人都可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只是原因各有不同。希望对那些有缘分的朋友提供一些经验及教训。

我估计,很多知道并了解我的投资人和朋友都一直受到我的影响而买了不少银行股,幸好去年银行股大涨,只要是一直拿着的朋友,应该都是赚钱的,这样我会稍微感到些安慰。银行股这几年的PE估值一直很低,最低的时候民生银行港股曾经达到了3倍多,而PB也一样低很多时候低于1倍,甚至有的接近0.5
倍,看这些指标你会发现,银行股的相对估值可以说是A股乃至港股都是最低的,这不得不让很多价值投资者为之心动,简单一算,5倍市盈率就算利润不增长,每年的回报率也达到20%(完全考虑分红的情况下),而且我们当时也认为银行的利润还会增长只是增速会放缓,所以,过去我们也一直持有。

为什么坚持了几年后反而决定减持银行股呢?咋一看,很多朋友会认为一定是我们坚持不住了。因为价值投资者一致认为“守股比守寡难”,所以大多数人都会一直坚守,特别是在股价不涨甚至下跌的时候,更是喊出了“打死都不卖”的豪言壮语。这些道理其实看似很有英雄气概,但是实际理性的想感觉是强迫自己去做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很容易肯定不需要说出这样的话的。当我碰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也曾这样的想过,但是觉得这种道理说对也对说错也错,关键是看事情的角度问题。为什么要坚守?那么咬牙切齿的?歇斯底里的?甚至拿出了“豁出去了”那种精神?至于吗,能不能守住关键在于能否大致预测未来的业绩(净现金流),你如果对未来5年、10年的业绩没有确定的判断(不是那种模糊的大概率大逻辑的判断)支撑,无论你怎么坚持都是徒劳的甚至是愚蠢的坚守,那些持有'价值投资一定要坚守的”观点的人,我觉得他们肯定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价值投资。相反,你如果真的很确定企业未来的业绩以及发展蓝图或趋势,对于持股来说哪里会有坚持,根本就不需要有这种想法,因为你早就知道企业应该值多少钱,我们只需要时间等待市场价值的回归而已,应该是很轻松的,很懈意的,没有什么太多的紧张与不安,你如果对某一只股票持有过程中没有这种放松的状态,那么一定程度上说明你对企业的发展的部分关键要素没有看清楚、看透彻。

我决策的理由也挺简单的,就是发现银行业的未来基本面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越来越无法大致预测我持有的银行股的业绩了。而银行股在过去属于那种我自以为了解了他的商业模式、收入利润的影响,但实际上不懂他的未来的最好案例。所以,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确是花了好多年。(但幸运的是即使晚了点我们并没有因此受到什么重创)

当我以一个企业经营者去思考我买的银行的时候,我其实不如一个银行的行长甚至不如一个支行的行长懂得如何经营。比如,我不知道银行放贷的标准是否能够很好的执行,漏洞有多大,贷款发给那些根本就不该发的企业有多少,也不知道如何能真正控制住坏账风险,我还不知道可能会对银行未来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很多要素和政策的未来变化,特别是2013年的那次钱荒其实我感到非常的无助,无法判断银行怎么了,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只能听听管理层的一些看法(可笑的是,实际上他们大多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重要的是我虽然从众多银行里找出了民生银行,感觉还不错,但实际上,那只是相对于国有银行的比较出来的优势,还远远不够(想起来巴菲特那句关于马和数学家的名言了吧)。另外,与之前相比,2013年银行业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渗透已经开始,特别是支付宝、微信钱包等在支付环节的侵蚀,我无法判断如果失去支付环节,银行会面临什么样的变化。如果按照未来10年的眼光看,银行业的未来我真的无法判断,甚至银行业是否能维持现有利润我也无法判断。

总而言之,我过去更多的可能停留在对银行业的看好,而不是某家银行,特别是机制相对灵活的股份制银行们。这实际上并不是我真正搞懂了具体哪家银行一定有护城河和前景,哪家银行的管理层非常优秀,更多的是对很多行业数据和经济数据的分析,甚至可能包括国家经济前景的判断,这实际上已经偏离了投资就是投企业的本质。因为真正好的投资是那些不受经济、汇率、政策影响也能很好发展的企业,那样的护城河才是真实的、持久的。

当然,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我看不懂银行的未来业绩(将来也许能看懂),并不能说明你也看不懂,也不能说我开始不看好他,只是我本着不懂不做的原则,离开它(惹不起,躲得起)。对于能看懂银行未来的可能就是潜在的机会。说实话,这么多年经营企业、研究和投资下来(13年了),确实觉得银行保险这些企业还是挺复杂的,应该说非常复杂,要想大致判断他们的业绩真的不容易。别看巴菲特投资很多银行保险等金融业,你也投资他们,你不懂的投资永远都可能是最糟糕的投资,早晚会犯错。实际上我们更应该关注巴菲特的是他不熟不做的投资理念,不投什么而不是投资什么。如果关注巴菲特投资对象的话,警惕哪些巴菲特告诫大家不能投的行业和企业,可能比看巴菲特投什么更有价值。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