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巴菲特股东大会,自1996年巴菲特思想第一次刊登在中国的报纸上以来,这位股神便受到投资界的追捧,而巴菲特思想传入中国已经有20年】
畅聊巴菲特之一:为何过时股神却赚钱?
文/张可兴,北京格雷资产总经理
巴菲特先生在中国的知名度,我感觉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特别是前几年与比尔盖茨和查理芒格三人在中国的慈善之行,几乎相继刊登在各大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当然,巴菲特作为“股神”和世界首富的头衔,早已成为众多业内人士顶礼膜拜的对象,所以自2000年以来,关于巴菲特的书籍、报道、采访等犹如汗牛充栋,多如牛毛,那么我为何还要提笔写关于巴菲特的文章呢?
我想,理由有三。第一,我本人一直坚持以做企业的心态做投资,非常赞同巴菲特先生的经商和投资理念。第二,市面上充斥着大量有关巴菲特的书籍报道,更多的来自于媒体记者和财经作者的笔下,而我本人属于职业投资者,既然职业角色不同,我想大家看问题的视角一定会有所不同,我的看法更多的来自于我做投资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和亲身实践,并没有以是否有新闻点的视角来撰写。第三,我对于有关巴菲特先生的书籍和报道采访,重要的部分基本上无一漏掉,全部研究过,有些内容不下2遍,所以,我也想借此机会,将我这几年来对巴菲特先生的了解总结一下,并向读者分享,虽然可能非常主观和片面,但我以为,有些地方仍旧会有些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想更好的理解巴菲特的性格和投资思想的朋友们,应该会有所斩获。
在这里,我仍旧想向大家说明的一点是,我下面对于巴菲特先生的看法肯定有些地方会与你不同,但我想这并不会影响到你对巴菲特先生的固有判断和认识,我的看法只不过是你的一些补充或参考而已。毕竟,巴菲特先生并没有一部真正意义的自传,虽然《滚雪球》大部分内容反映了巴菲特的本人的真实情况,但那也只是巴菲特花费一部分时间口述给作者的而已,所以在信息并不十分全面的情况下,任何主观或片面的观点或印象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最想首先谈到的巴菲特的印象之一,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巴菲特为何有今天如此成就的原因?巴菲特之所以伟大的最重
文/张可兴,北京格雷资产总经理
巴菲特先生在中国的知名度,我感觉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特别是前几年与比尔盖茨和查理芒格三人在中国的慈善之行,几乎相继刊登在各大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当然,巴菲特作为“股神”和世界首富的头衔,早已成为众多业内人士顶礼膜拜的对象,所以自2000年以来,关于巴菲特的书籍、报道、采访等犹如汗牛充栋,多如牛毛,那么我为何还要提笔写关于巴菲特的文章呢?
我想,理由有三。第一,我本人一直坚持以做企业的心态做投资,非常赞同巴菲特先生的经商和投资理念。第二,市面上充斥着大量有关巴菲特的书籍报道,更多的来自于媒体记者和财经作者的笔下,而我本人属于职业投资者,既然职业角色不同,我想大家看问题的视角一定会有所不同,我的看法更多的来自于我做投资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和亲身实践,并没有以是否有新闻点的视角来撰写。第三,我对于有关巴菲特先生的书籍和报道采访,重要的部分基本上无一漏掉,全部研究过,有些内容不下2遍,所以,我也想借此机会,将我这几年来对巴菲特先生的了解总结一下,并向读者分享,虽然可能非常主观和片面,但我以为,有些地方仍旧会有些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想更好的理解巴菲特的性格和投资思想的朋友们,应该会有所斩获。
在这里,我仍旧想向大家说明的一点是,我下面对于巴菲特先生的看法肯定有些地方会与你不同,但我想这并不会影响到你对巴菲特先生的固有判断和认识,我的看法只不过是你的一些补充或参考而已。毕竟,巴菲特先生并没有一部真正意义的自传,虽然《滚雪球》大部分内容反映了巴菲特的本人的真实情况,但那也只是巴菲特花费一部分时间口述给作者的而已,所以在信息并不十分全面的情况下,任何主观或片面的观点或印象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最想首先谈到的巴菲特的印象之一,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巴菲特为何有今天如此成就的原因?巴菲特之所以伟大的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