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聊巴菲特之四:股神数十封信件打动格雷厄姆
巴菲特从10岁开始炒股,一直到86岁高龄仍在快乐忘我地工作;从20岁起坚定了以“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价值投资思想后,一直坚持60年不动摇,无论身处数次股灾还是2000年科网股暴涨而他自己持股不涨后被媒体诟病;只买自己能够了解和理解的公司,坚守能力圈原则数十年,从不碰自己不懂的东西……笔者以为,与其过多关注巴菲特买了些什么股票,不如了解巴菲特为什么买了这些股票?巴菲特能够成功的基因究竟有哪些?巴菲特在大学毕业后非常想去其导师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但是却被导师委婉地拒绝了,即使提出不要任何薪水的情况下,格老也没有同意。之后,巴菲特选择了回到家乡父亲的证券经纪公司帮忙,一直干了两年。在这期间,巴菲特不厌其烦地给格雷厄姆写信请求一个能为其工作的机会,不过一开始仍然被拒绝,直到两年过后,他终于获得了1个年薪12000美元的工作机会,职务是分析师。
巴菲特的执着与诚心终于打动了他的导师格雷厄姆。当然,事后证明,巴菲特为此撰写的数十封信件为他带来了超额的投资回报。巴菲特在格雷厄姆那儿工作的两年时间内,开始的投资资金为9800美元,最终变成了14万美元,2年翻了14倍。更为重要的是,事后巴菲特初期经营的合伙企业,十几年来一直运用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投资方法,即“雪茄烟蒂投资法”,为现在的伯克希尔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巴菲特最初的执着精神对于他一生的事业成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是为何每次媒体采访巴菲特时,几乎必然会提到他的成功源于其导师以及《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其重要的投资思想的原因。
试想一下,按照常理,在请求别人给自己一次工作的机会被拒后,碍于面子或挫折心理,大部分人不会再去尝试第二次,如果还有人会再继续尝试第三次、四次、五次,那么我相信这个数量连3%都不到,而巴菲特却坚持了两年,信件写了数十封,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巴菲特很执着,决定的事绝不会轻易放弃。其次,看得出来,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在证券投资领域做出一些成就,而不是还可以考虑其他的行业或领域。还有,我觉得,他当时应该很确信,只有向他的导师格雷厄姆先生学习,他的投资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他坚持不懈一定要获得工作的机会。
巴菲特的执着还表现在另一件事情上,那就是刚开始成立合伙制企业的时候的客户游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