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投资的陷阱(一)

2013-03-24 21:59阅读:
从逆向的思维来思考,学习投资最重要的是知道未来自己可能死在哪儿,避开它们,然后才能立于不败而求其胜。聪明的人解剖自己犯下的错误,明智的人从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看看我曾经看到的、犯下的七宗罪:
一、错误的杠杆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借钱炒股是最大的一宗罪。借钱的最可怕之处并不是承担的利息较高,而是承担了一个时间的限制。另外的一个可怕之处,是极大的干扰了投资人的理性思维。杠杆在盈利期间的放大效应导致投资人犯下“过度贪婪”的罪。2007年见过无数使用杠杆(孖展)的港股市场投资人,在急剧放大的盈利中欢喜、狂妄、疯狂,然后又在2008年的历史性崩溃中恐惧、忧伤、绝望。这都是亲眼所见,血淋淋的事实一再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让时间站在你的对立面!凯恩斯说过:市场非理性的时间一定会比你能支撑的时间更长!
这种杠杆甚至还包括非正规的外部资金,因为这部分资金往往会在非理性的市场时期撤离,它们附带了一些“隐含”的时间限制。类似保险行业的浮存金这样的绝佳投资杠杆造就了股神(当然好马还需配好骑手)。
二、估值陷阱
投资所面临的机会都是类似的:股票的内在价值很明显的比其股价更低。简单的相对估值指标,例如市盈率
市净率等可以一目了然的让投资人发现这种“机会”。简单来说,格式价值投资的捡烟屁股的做法。这种投资方式的确很容易就陷入“估值陷阱”,即估值较低的原因是公司出现了重大难以逆转的问题。因此,格雷厄姆在做时,便已经进行了大量分散投资,以此消除某些股票的陷阱问题。
自己在投资时便遇到很多类似问题:股价跌破净资产到跌破净营运资本,又跌破了净现金。后来发现不少成熟市场股市的股票大幅跌破净现金。理论上即可买入控股,宣布全部现金进行分配,则可获得“无风险”的收益。但实际上复杂的多!(控股权的争夺、大股东的转移资产等)绝大多数都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避开估值陷阱的主要方法,还是公司的长期持续经营情况的判定问题。理论上只有长期持续的自由现金净流入,公司的账面价值才有意义,特别是针对工业企业。老旧的机器设备、办公设备耗材等等,最终清算时不会有太多残余价值。
但是如果一个企业不依靠财
务杠杆能实现的长期净资产回报率能维持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而公司的估值仅在账面价值左右,那么这种投资就不能简单用估值陷阱来形容。如果市场构成主体的企业大多数是如此的估值水平,那么这个市场被低估的可能性将会很大。中国A股市场由于很多投入资本(特别是土地)都是按取得成本入账,而经过长期折旧后的残值根本无法反应现在的账面价值。因此中国A股整体市净率理论上应该比成熟市场更高一些。
总之,估值反映了市场对该企业的前景预期,只有当公司表现优于其市场预期时,投资人才能获得“超额收益”,除此之外,都是反映企业盈利的现实状况。必须衡量的是两个:估值(预期)和对应的企业发展前景。只有差距明显时,才会有投资机会。相对低估(例如低PE、PB)绝对不是投资的唯一理由。你必须有正确的逻辑推理表明市场的预期是错误的,否则就是陷入估值陷阱中。
还有一种估值陷阱,是指的你的判断没有错误,但是市场处于低估值的状态持续时间很长。这种情况本不属于估值陷阱(因为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如果你承受了外部压力(杠杆等),那么这种现象可能会是致命的。
三、不确定的世界!
2008年电信重组前,某日其三家公司的权证(涡轮)异动,同时大涨。在此之前,某投资人从渠道了解到该信息,提前买入看涨权证,果然印证其信息。不仅如此,还进行了分析,规避了可能会相对受损的中国移动。在当日收盘,众星捧月般的赞叹,当晚都不醉不归。第二日果然宣布停盘和重组事宜。在等待数日(6月初)后终于复盘,当日市场整体平稳,但三家电信股同时大幅暴跌,中国电信跌幅超过11%。无论是预期的受益公司还是受损公司,股价都同时大幅暴跌。认购权证更是大幅暴跌超过40%多,这意味着重组前买入的系数被套。我看到众人鸦雀无声,面对股价走势,只有死一般的沉寂!侥幸心理让投资人都杀红眼,等待。
第二、三日,股价终于企稳反弹,众人开始喘口气,重新陷入幻想:也许前日只是一部分人离场导致的。于是又开始陷入狂热中。第四日,电信股继续大幅下跌,这下子几乎没有反弹,一口气一个月不到跌了30%。最终在绝望中,这些人的涡轮全部极低价格割肉(暴跌时没有成交量,股价并不反映卖出时的价格)。
这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贵州茅台的持有者根本不会把政策风险放在眼里,大众消费品也极难预测质量风险何时爆发。工业企业面临经济周期的起伏不定。
曾经迷恋集中投资策略,但是往往真理和谬论只差一线。过度集中的优点往往被投资人提及,例如XX全仓万科的神迹。但过度集中的风险倒是容易被忽视。每每看到有投资者对XX公司数如家珍、信心爆满时,我就想:1、持仓是否导致你的心理发生信息过滤等偏差?2、是否高估了自身的能力边界?3、是否忽视了不确定的世界(即便你如何如何努力)?
这个问题在我身上同样发生,因此我深知此事之难。坚持和固执只是成王败寇的结论,过程都是如此的类似!这个问题难到无解,因为能力圈是模糊的(带有极强主观性)、能力圈内的企业自身发展也是动态和复杂的。这符合测不准原则,因为作为衡量的标尺本身就是不客观存在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