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同仁堂国药(8138.HK)—2016年业绩笔记

2017-03-14 22:10阅读:1,772
一、四季度业绩不达此前市场预期。
2016年实现收入10.8亿港币,同比增长11.73%。第四季度实现收入2.77亿港币,同比增长7.74%。这比第三季度的15%增速有较大下滑。而第四季度营业成本激增26%,导致该季度营业利润下滑了接近12%。最终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8649万港币,同比下滑10.86%。比较令人担忧的是,这是公司上市以来第一次季度利润出现下滑的局面。这种局面如何形成的呢?实际上第四季度毛利额还有接近6%的增长,但是销售费用单季度激增36%,管理费用激增40%左右。综合这两个因素导致净利润下滑10%左右。
此前三季报表现不错,导致券商普遍给了公司今明两年较好的预期。一致预期基本在0.53元港币每股的2016年业绩。现在来看,显然还是高估了公司第四季度业绩表现。
同仁堂国药(8138.HK)—2016年业绩笔记X

同仁堂国药(8138.HK)—2016年业绩笔记

二、香港业务放缓,海外业务盈利能力继续下降,扩张现在看起来仍是规模不经济。
和此前的笔记思考相一致,第四季度的确是公司业绩爆冷的一个季度。但评估一家有长期竞争能力的企业,一个季度并没有太大说服力。例如这些第四季度增幅较大的销售及管理费用(其中员工福利薪酬以及广告投入蒸增幅较大),也属于公司扩张导致的结果。简单说就是过去公司是依靠香港业务丰厚的收入利润来支撑其在海外的扩张。而去年末期香港的收入增长放缓之后,海外这种撒胡椒面似的扩张压力就浮出水面。
同店增速方面,去年香港地区同店增长2.3%,这个数据是公司过去历史以来较低水平。店面数为24家,期间关闭两家租约到期门店,新开三家门店。非香港中国地区新开4家门店,期末合计43家门店。去年收入增长了8.6%,同店增长5.2%,增速也是较去年有显著下降。另外中国地区收入增长30%。
从海外市场的利润来看,就更糟糕一些。2016年海外(非中国香港)业务产生的利润仅1700多万港币,同比下滑28%。而海外业务收入都占到香港业务收入的40%多了。
原因还是一点:公司最核心的产品-安宫牛黄丸仅在海外(非中国香港)的澳门地区有销售。因此,安宫牛黄丸在海外的注册进度直接关系到了公司的核心投资价值。虽然从长期来看,这个趋势是必然的,但是过程却可能让投资者头痛。
三、四季度毛利率略有下滑,从2015年以来,公司毛利率持续大幅提高。一方面是采购原料汇率问题,一方面是可能市场有一定幅度的提价(牛黄丸产品售价从670元港币,提高到前期终端零售的720元左右)。因此,在收入短期看来比较难打开局面下,公司产品能否持续小幅提价,是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仁堂国药(8138.HK)—2016年业绩笔记
四、销售费用率方面,如前,同样在第四季度大幅激增。导致全年的费用率首次出现提高的现象。但总的来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从2011年的超过30%,持续下降到了目前的15%左右。对于高端药品(类似奢侈保健品)而言,这种趋势同样也发生在类似片仔癀那样的公司上。
同仁堂国药(8138.HK)—2016年业绩笔记
五、管理费用率同样也是如此,第四季度有些放松过了。但因为福利奖金多在第四季度发生,因此不能简单将第四季度推测到未来。公司的管理费用率近期有些回升,与公司海外扩张是有关系的。
同仁堂国药(8138.HK)—2016年业绩笔记
六、简单总结就是:第四季度的业绩爆冷,对股价会构成短期压力。未来的看点和思考主要是:1、安宫牛黄丸在香港地区的销售情况(毕竟只有5年保质期,新增与重复购买);2、新产品在香港澳门地区的注册生产销售(其他地区看来进展缓慢);3、核心产品在海外的注册进度(这个太慢了);4、为什么公司在核心产品注册进度缓慢的背景下,却仍坚持撒胡椒面似的扩张?5、海外业务的扩张拐点(现在看来还看不到趋势)。
终归到一点,就是海外政府如何看待中药的问题。(海外的销售客户应该也是以华人为主,因此并不存在太多市场教育和接纳问题),值得思考。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