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人生有何意义

2021-05-16 11:59阅读:
人生有何意义
读胡适《人生有何意义》、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佩塔克斯《思维的囚徒》

人生有何意义?这是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算机缘巧合,最近无意中看到胡适的《人生有何意义》,突然间释然了。
开篇胡适就借朋友的口问道:“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子,日复一日,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胡适的回答也很简单粗暴:生命本无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人的存在本是无意义的,与一草一木,一猫一狗并无区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胡适的答案虽然浅显,但对我来说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出现的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在这之前,我花了一些时间试图从宗教、哲学、心理学找答案。但一圈下来,似乎也就是胡适这个答案了。
人生意义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话题。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但可惜思考并不是总有结果,哲学家们吵了几千年也没个结论。要么走向机械唯物主义宿命论,要么走向虚无主义的唯心论,以及两边不讨好被两边都攻击的试图走中间路线的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结论是: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这倒是很像胡适的答案。
哲学留下的空白给宗教留下了可乘之机。宗
教的答案很简单:轮回和死后审判。对信众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答案,给无数人带来了幸福和慰藉。但对少数认真研究教义的人来说,这仍然是没有答案的,甚至更加痛苦的。比如玄奘,取经路上在沙漠里断水时,仍然决定“宁可向西而死,绝不归东而生”。我觉得与其说是对佛的信任,更是对自己前半生读遍佛经却仍然找不到答案的绝望。
《西游记》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真实的玄奘却越来越绝望。他到印度时佛教已经没落,只能四处游览遗迹缅怀追忆。他在印度辩经打遍天下无敌手,很可能是失望多过兴奋:世上并无真经。他回到大唐,唐太宗把他当成旅行家而不太支持他传教。后来他创立的法相宗(慈恩宗)也从者寥寥,玄奘死后很快就没落消失了。后世中国流行的佛教是不用读任何佛经的禅宗,以及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有专车接到极乐世界的净土宗。玄奘如果知道,不知道会被气死几万次。
心理学家的答案也不能让我满意。发明了意义疗法的弗兰克尔写了《活出生命的意义》,他认为,人寻求生命意义是其生命中原始的力量。这个意义是唯一的,独特的,唯有人能够且必须予以实践;也唯有当它获得实践才能够满足人追求意义的意志。寻找生命意义有三种途径:1、成就感;2、爱;3、克服困难。我觉得弗兰克尔说的仍然是生命没有普遍的意义,它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弗兰克尔的弟子佩塔克斯写了《思维的囚徒》,提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7原则:自由地选择你的态度,实现有意义的目标,发现生命瞬间的意义,千万不要违心做事,从远处审视自己,改变你的关注焦点,要敢于超越自己。我觉得说的更像佛教的“内观”,摆脱人的直觉反应(快思考),而赋予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不同的解释和反应。这还是回到自己找意义的结论上了。
所以,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可以告一段落了。结论就是:“生命有何意义”这一问题没有答案。具体而言,在人类找到答案之前,生命的目的在于延续生命本身:1、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延续基因。大部分的动物都是子代成熟后就死亡,人类大部分时间也是,平均寿命40来岁,刚好是子代成熟不需要照顾的年龄。2、从人类文明延续的角度:影响文明。即古人说的立德立功立言,或是奉献社会。具体到个体,那就是输出自己的思想(当然尽可能是好的有用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