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10000小时成就专家(转载)

2011-11-22 15:32阅读:1,447
乐水序:转载自围炉圈“小熊之家”的几篇随笔,其中关于宏观经济分析的论述真是一针见血啊!嬉笑怒骂之间皆见智慧,好文共享!
【10000小时成就专家】
为什么比尔盖茨能够创造微软?为什么达芬奇能够画出蒙娜丽莎?为什么乔丹能够成为NBA的神?
很多人归结于他们的天赋,他们天生会编程,他们天生会作画,他们天生会打篮球。但是真的是如此吗?前两天看本书就说,10000小时能够成就一个专家。比如比尔盖茨,在十岁出头就在帮美国一家软件公司(名字我忘了,汗)测试软件,顺便修错,每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接连干了四五年。乔丹6岁就开始练习篮球了,每天不间断超 过8个小时,一直到他进入NBA。
他们在这些练习上花的时间,已经超过10000小时,所以才能成为大家眼中的天才。其实所谓的天才,只是他比普通人更耐的下心,能够反复的磨练,每天在自己感兴趣的上面能够花更多的时间而不觉得厌烦。
再举一个大家眼中的天才,巴菲特。从六岁开始巴菲特就在思考投资,每天的阅读量和花在投资上的时间是常人的十倍以上。这还是往少了说,因为常人每天花在投资 上的时间可能连一小时都不到,常人每天吃饭睡觉,看无聊电视,发呆,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这样看来巴菲特日积月累在投资上的时间何止10000小时,恐怕已 经超过十万小时了。所以他才能站在投资的顶点。
我的一位好友有一次说,他也想投资,可惜资金不够,所以只能作罢。熊说,相比投资的资金,其实投资的时间更重要,你投入了多少时间,才能有多大的产出。
小熊算了笔账:
1.熊从2007年6月开始学习投资,到2008年年底,每天花在投资上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当时上班每天只需3小时就能处理完所有事物,然后就是学习投资。所以一共是4500小时。
2.2009年和2010年,因为俗务缠身,最大的俗物就是水湄。每天花在投资上
的时间大概只有2小时左右,所以是1500小时。
3.2011年小熊每天俗务更多,主要是因为最大的俗物变得更大更重了。而且我又开始做网站了,不过工作跟轻松了点,所以每天花在投资的时间也不过区区2小时,就是700小时。
加总,小熊从进入投资门槛开始,不过花了6500多小时,离专家差的还很远。那看这篇文章的你呢?
【冬天和知更鸟】
前一段时间,小熊想请几位朋友加入长期资本管理论坛,可惜几位朋友都说,现在股市杀跌,亏损严重,所以正在闭关思过中。相较之下,我的岳父当时说的就比较直 接了:“现在哪有心思看股市啊,看都不想看。”听到这句话,我赶忙逼着我妈买了点封闭式基金,短短一个月已经赚了6%。
这当然只是市井智慧,只是小聪明,登不得大雅之堂。
这个小聪明,就像我当时和几位朋友说的就是:如果你错过了冬天,那请你不要也错过春天。等到知更鸟叫的时候,春天已经到来了。我们投资的话,最好的买入时机就是街头溅血的时候。当每个人都看到股市就恶心的时候,就是买入的时候。
2008年,美国股市最恐慌的时候,阿甘君问我买什么美股,我推荐高盛。在说服阿甘君的过程中,我不由得也加仓高盛,当时的股价只有60美金。
2008年,蒙牛的三聚氰胺事件,小熊在群里号召投资蒙牛,还连续打了几个电话回家,让父母马上买入蒙牛(当然他们没听我,还把我臭骂了一顿)。不过我知道好几个群友还是在这上面赚了不少钱的,包括那个后来请我吃饭饭的空山。
2010年,英国石油在美国墨西哥湾大量原油泄漏,成为众矢之的。当时小熊也和水湄讨论起要不要买入英国石油。结果原油泄漏的事情过去了,英国石油的股价也在半年内涨了50%。
2011年,美国零售服装业公司ARO股价大跌60%以上,仅仅因为一个季度的销售不如人意。小熊等这家公司整整等了11个月,去年圣诞和水湄去海南到的时候就分析了美国七家服装零售公司。幸好这次小熊没有错过,买入短短一个月,股价就跳升了80%。
可能有人会说,以上这些和老头子的买入一家伟大的公司,然后抱到死的理念有出入,所以不是投资,而是投机。这点我不敢苟同,因为投资就是买入价格低于价值的公司,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因为市场的疯狂导致价格极度低于价值,那从这上面赚钱也能称为投资的吧。
【宏观经济分析】
已经有不止一位论坛上的朋友问我,他能不能写点宏观经济的文章,作为高级用户审批的文章。我的回答一直是不,我们要的就是公司分析。他们抱怨说,他们不会写公司分析,比较擅长宏观经济分析。
我当时就惊为天人,因为巴菲特、彼得林奇都不敢说自己比较擅长分析宏观经济,难道他们已经在宏观经济分析上已经花了几万个小时了?所以可以成为专家和天才了?
后来碰到我一个北京的朋友,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北京人都是宏观经济分析专家。他们谈天说地,国内的,国外的,股市的,货币的,无所不通。我才明白,专家是怎样炼成的。
我想这么多朋友喜欢宏观经济分析,不外乎以下几种可能:
1.他们都是天才,或者当中的几个是天才,在宏观经济分析上已经花了几万个小时了。
2.这些分析都是听来的,甭管是报纸上,电视上,还是从另一个专家那里批发来的。
3.宏观经济分析好忽悠,因为没有对错之分,反正连周小川行长都说不清,伯南克都看不明,那我就算说错了,也没人和我急的。相比较之下,公司分析文章就是实打实的,来不得半点忽悠,很容易让人挑出错的。
4.宏观经济分析不需要逻辑,因为这本身就没逻辑,所以说的再乱也不要紧。
在以上几种可能综合之下,君不见,现在到处都是宏观经济的文章和博客,谁都能说两句当前的经济形势。可惜这样的文章,是长期资本管理论坛所不需要的,请见谅。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