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关于一些城市放松楼市调控的信息不绝于耳,有人说是误读,有人说真的放松了。媒体不断找我解读,说实话,我根本无需对每个城市的政策咬文嚼字,也知道,政策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在过去曾经讲过,中国房地产政策最大的问题不是政策有没有用,而是政策从来都没有坚持过。从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历史轨迹看,房地产调控政策很少超过两年的,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所以,每一次调控即将见效的时候,地方政府都会有各种名义放松调控,要么是直接出台放松的政策试探舆情,要么在执行上睁一眼闭一眼,套路和把式基本没有变过。所以,当我看到有人很认真地咬文嚼字对每个城市的政策进行解读的时候,我觉得既可爱又可悲。文字的真实意思其实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放出一些信号,究竟想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首先要表达的是,并不存在对房地产政策放松的误读。起码从目前传出绯闻的一些城市看,的确实实在在放松了调控,这和语文水平没有任何关系。比如兰州(说实话,我们兰州能捞到出名的机会真的不多,所以我不愿意出来泼冷水人为降低热度),本轮放松调控的始作俑者。尽管媒体不断的解释,兰州并没有明显的放松,只是把去年8月“加强版调控”取消了,调控基本回抽到了去年4月时的力度。还有人说,兰州只是取消了西固区、九州开发区、高坪等偏远区域的住房限购政策,核心区域并没有放松。可是,不管如何,放松的确是事实啊。而且,在我看来,兰州核心区域和偏远区域的区别并不是很大。至于南京、武汉、郑州等地的招募人才的买房政策,实质上也是一种放松,这是事实。
放松就是放松,这是事实。但不承认放松的事实,这也是过去每一次房地产调控博弈到最关键时刻的特点。过去也是这样,一些城市一方面绞尽脑汁为调控松绑,另一方面,如果舆情反应很大,则想方设法解释并非松绑。这也是过去的老游戏了。我其实一点都不奇怪。面对2017年很多城市在严厉的调控之后,市场迅速降温的事实,对房地产依旧过度依赖的地方政府肯定会想办法为调控松绑。在去年的时候,有媒体还斩钉截铁地认为,本轮房地产调控不会虎头蛇尾,我则明确表示,肯定会 “虎头蛇尾”。在我看
我在过去曾经讲过,中国房地产政策最大的问题不是政策有没有用,而是政策从来都没有坚持过。从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历史轨迹看,房地产调控政策很少超过两年的,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所以,每一次调控即将见效的时候,地方政府都会有各种名义放松调控,要么是直接出台放松的政策试探舆情,要么在执行上睁一眼闭一眼,套路和把式基本没有变过。所以,当我看到有人很认真地咬文嚼字对每个城市的政策进行解读的时候,我觉得既可爱又可悲。文字的真实意思其实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放出一些信号,究竟想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首先要表达的是,并不存在对房地产政策放松的误读。起码从目前传出绯闻的一些城市看,的确实实在在放松了调控,这和语文水平没有任何关系。比如兰州(说实话,我们兰州能捞到出名的机会真的不多,所以我不愿意出来泼冷水人为降低热度),本轮放松调控的始作俑者。尽管媒体不断的解释,兰州并没有明显的放松,只是把去年8月“加强版调控”取消了,调控基本回抽到了去年4月时的力度。还有人说,兰州只是取消了西固区、九州开发区、高坪等偏远区域的住房限购政策,核心区域并没有放松。可是,不管如何,放松的确是事实啊。而且,在我看来,兰州核心区域和偏远区域的区别并不是很大。至于南京、武汉、郑州等地的招募人才的买房政策,实质上也是一种放松,这是事实。
放松就是放松,这是事实。但不承认放松的事实,这也是过去每一次房地产调控博弈到最关键时刻的特点。过去也是这样,一些城市一方面绞尽脑汁为调控松绑,另一方面,如果舆情反应很大,则想方设法解释并非松绑。这也是过去的老游戏了。我其实一点都不奇怪。面对2017年很多城市在严厉的调控之后,市场迅速降温的事实,对房地产依旧过度依赖的地方政府肯定会想办法为调控松绑。在去年的时候,有媒体还斩钉截铁地认为,本轮房地产调控不会虎头蛇尾,我则明确表示,肯定会 “虎头蛇尾”。在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