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投资
最近一直在思考过度高估卖出股票的问题,有几个问题向楼主请教。我看了楼主之前《我的关于企业卖出的具体标准》一文。但有几点疑惑:
一 是楼主提出透支3年业绩以上才考虑卖出,但是楼主对未来3年的业绩预测比较乐观,而且设置了极限PE(在楼主对茅台、阿胶、白药等股票的基本面分析的文章 里可以看到),这样一来卖点变的非常之高,我去套用了2007年的情况,就是按照2010年业绩来算,基本在2007年楼主不可能卖出这些股票。所以个人 认为按照楼主的观点这个卖出条件基本上不会被执行,长期持有变成一件必然的事情,过度高估卖出变成一种口号了。
二是关于结合大盘PE的问题,个人觉得大盘PE是个参考的数值,过度高估卖出应该只需要考虑个股情况,因为你买的是个股,不是大盘,所以大盘PE不应作为卖出条件之一,也就是说如果个股透支未来3年业绩就应该卖出,即使大盘没有疯狂。
希望楼主解答,谢谢!
一 是楼主提出透支3年业绩以上才考虑卖出,但是楼主对未来3年的业绩预测比较乐观,而且设置了极限PE(在楼主对茅台、阿胶、白药等股票的基本面分析的文章 里可以看到),这样一来卖点变的非常之高,我去套用了2007年的情况,就是按照2010年业绩来算,基本在2007年楼主不可能卖出这些股票。所以个人 认为按照楼主的观点这个卖出条件基本上不会被执行,长期持有变成一件必然的事情,过度高估卖出变成一种口号了。
二是关于结合大盘PE的问题,个人觉得大盘PE是个参考的数值,过度高估卖出应该只需要考虑个股情况,因为你买的是个股,不是大盘,所以大盘PE不应作为卖出条件之一,也就是说如果个股透支未来3年业绩就应该卖出,即使大盘没有疯狂。
希望楼主解答,谢谢!
-
专注投资
在楼主写下一篇博文之前,我想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 是关于透支业绩计算过程中如何把握度的问题。个人觉得过度高估卖出策略应该至少能够通过实践的检验,包括历史的检验,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楼主在计算业绩 透支程度时过于乐观了,从十年周期来讲,设置较为乐观的业绩与估值状态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从考虑回避熊市的下跌和节省时间成本的角度来讲,设置过高的卖出 条件似乎缺少些实践性。从我个人的历史模拟来看(尤其是对2007年的情况模拟),个人感觉设置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业绩增长率和合理市盈率水平会比较容易 贴近实际情况,但也面临可能过早卖出的尴尬,但总体上都能在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