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恒、苏宁的卖出
2012-06-05 11:34阅读:2,305
相对于茅台、阿胶、白药多年的持股不动,留意我博客的博友们就能发现我在中恒立场上的飘忽,苏宁电器持股的不稳定(三进三出)。我想把这些投资行为作些解释,希望能为后来者解惑。
这些卖出的决定和飘忽的过程实际上是成长必须经历的,我们必然而且必须经历 犯错--纠正--再犯错--再纠正
的过程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中恒的投资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违反投资原则的错误。一个为了高速增长被蒙蔽双眼而盲目投资的典型案例。投资中恒违反了多重投资的原则,
1
中恒没有稳定的经营史,投资稳定性和确定性差,中恒原来就是一个房地产企业,半路出家搞中药,虽然收购梧州制药得到了一些拳头产品,而且事实上转型后曾经经历了两三年的高速增长,但缺乏经营医药领域所必要的经验,使得后来到处碰钉,这也是巴老反复强调长期稳定经营史的原因。
2
中恒没有特许经营权,核心产品血栓通虽然有专利,而且效果和药物稳定性看起来要比同类产品血塞通要优胜,但其实血栓通有大量的可替代产品,血栓通的高成长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和医疗保障全民化背景下出现的,其他类型的改善循环药同样高速增长,这些表面看来是核心竞争优势带来的高速发展,内里却是外部条件带动的结果我是明明白白的,但双眼已被高增长高收益蒙蔽。
3
没有独立思考,盲从权威,第一第二点在投资前我清楚不清楚?非常清楚,而且也在梁军儒的博文下面发表了评论,但梁先生是我追随多年的“师傅”,我还是在没有继续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下跟随了。
卖出中恒我是在觉得中恒诚信有问题的时候卖出的,中恒屡屡暴露可疑的诚信问题使我起了疑心,同时也对之前犯错做了反思,因为知道明白懂得自己已经犯错了,所以亏损卖出弥补过错。
苏宁的三进三出则是另外一个故事,这比中恒复杂得多,因为中恒犯的是原则性错误,而苏宁的卖出决策则是家电零售行业复杂性所决定的。这种买买卖卖没有犯原则性错误,只是我在对商业的认识不断加深的基础上对企业前景研判的纠正。
行业的复杂性是我持有不坚定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行业的低壁垒,高竞争导致利润微薄,也使其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行业动态变化快又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2009年电商的威慑力远远没有目前厉害,C2C的指数增长也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使得行业充满变数,究竟家电连锁最终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格局,没有人知道,盲目借鉴国外的结论和模式(美国的和日本的)有非常大的误导性,可以看看外资家电零售的水土不服。我认为家电零售行业态势的研判已经不在我能力圈范围,确定性差的投资我不做。
导致我卖出的直接原因是我认为苏宁的战略失误,卖场家电连锁的寡头垄断阶段我非常认同苏宁的高质稳步扩张战略,电商的壮大阶段我也支持苏宁大力发展电商做后盾,但目前的苏宁已经模糊了主业,把电商和卖场放到同等的位置上,要做中国的“沃尔玛+亚马逊”这句口号让我觉得非常惊讶和失望,这已经把企业的定位摧垮了,从历史角度看“沃尔玛+百思买”混合血型的伟大企业是不存在的。再然后苏宁电器打算把“电器”去掉,以不妨碍苏宁大百货卖场的发展,这种模式我更不能认同,进一步把主业模糊了。以前你问我,苏宁是干什么的,我说你废话,但你今天问我,我答不上,这种混乱的企业定位策略我看不到前景,至少我看不懂,不在我能力圈范围。
有人总爱把权威神化,其实巴老本身也经常犯错,他犯的错绝对比我多,正因为他犯错多,犯错之后积极补救、思考、总结、提高,才到达目前我高不可攀的境界。我也希望能犯更多的错,犯更高级的错,然后进步更大。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