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马明哲说“向巴菲特学习”—在平安股东大会上向管理层提问

2019-05-17 15:45阅读:3,060
马明哲说“向巴菲特学习”—在平安股东大会上向管理层提问
投资之道
马明哲说“向巴菲特学习”—在平安股东大会上向管理层提问X



前言:中国平安做为中国的伯克希尔,马明哲也有被称为中国的巴菲特。我们以原载实力视界,根据录音整理的,陈理先生在中国平安股东大会上提问的文章,做为向巴菲特股东大会的敬礼。在股东大会上,马明哲说要向巴菲特学习。

整理录音工作巨大和复杂,中国平安股东大会全程提问我们已经做好,还需要一些时间做较正和整理。晚些时间我们会分享到中道巴菲特俱乐部公号。
马明哲说“向巴菲特学习”—在平安股东大会上向管理层提问


429日下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在平安金融管理学员召开,会议由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主持。

在股东提问环节,中道巴菲特俱乐部主席,实力资产CEO陈理先生针对风险管理向管理层提问,与管理层做了精彩的沟通和交流。以下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陈理:接下来我有2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风险管理方面,因为金融企业的行业本质就是风险管理,所以我每次提问都离不开这个问题,我想请董事长谈一谈平安的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流程,如果不存在保密的问题,能不能讲一讲?特别是我知道我们有一个“251”的风控体系,平安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谁?是董事长吗?还是首席风险官?我特别看到我们有一个双重后卫的理念,因为伯克希尔巴菲特他们有一个理念,就是双叠式风险管理,就是我们常说的双保险,在伯克希尔像呼吸一样重要,我很开心地看到我们平安也是双保险。

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投资管理方面。我不知道我们首席投资官有没有出席,如果他来的话,能不能请他谈一下我们平安的投资管理的理念和流程?谢谢。

姚波:关于平安的风险管理体系您观察得很准确,内部有一个叫做“251”的管理体系,我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251”

“2”的话就是双重监管,我们下面的业务条线都是双重监管的,因为我们保险、银行、证券、信托本身都是受到中国保监、银监、证监等监管的,这本身是一重监管。集团本身的话不经营具体的业务,我们虽然是综合金融服务集团,集团本身对我们下属子公司也是另外一个监管,我们在战略制定,资源配置,还有风控方面是另外一个监管,所以有两重的监管渠道。我们的业务不发生重大的风险,我们各个业务条线之间都有严格的防火墙,不让风险蔓延。另外,我们也是全球9G—SII,就是全球系统性重要保险公司之一。所以按照国际标准,我们建立一系列风控体系,当然具体有好多好多,包括在很多方面的权限,责任人,还有一些操作的东西。第二层,“5”的话呢,就是我们把风险分为五个大类,包括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就包括股票的波动,利率的风险等等,外汇汇率风险,都在市场风险里面,这是第一个风险。第二的话,我们还有流动性风险。很多金融企业发生风险,很多是因为流动性问题,流动资金不足。第三的话还有信用风险。还有一个叫做操作风险,就是人为的操作风险。还有一个是品牌风险。所以这五大风险在集团内部都有相应的高管,相应的咨询官,来对每个风险做具体的、最后的责任人。当然,集团内部还有一个首席风险执行官,把这些所谓的风险都看起来,但具体的五个风险都有一个重要的责任人来把关,所以这些风险都是有一个很好的管控的。

陈理:那么第一风险责任人是谁?

姚波:第一风险责任人?

马明哲:就是我。

全场鼓掌。
马明哲说“向巴菲特学习”—在平安股东大会上向管理层提问


马明哲:平安的风险管理跟其他公司很不一样。您讲的一句话讲得非常精彩,经营的核心就是风险管理。我们有句话叫做:退可守,进可攻。就是说任何时候,在最坏的情况下,我要守住我的底线。所以讲“251”实际上我们是2个守门员,5个后卫,对风险来讲,进行系统性的防范。我们从集团到子公司一个层级,“1”是一个平台,我们在风险是端到端,一直通前中后台,每一个岗位都是有人负责的。刚才姚波提到的五个风险都有一个它的风险执行官,因为风险不是孤立的,所以风险执行官之间有一个双重的、横向的平台。所以风险管理是整个集团最核心、最关键的,我们要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一句话,退可守,进可攻。金融是经营风险,同时我们要守住底线,才可能去经营风险。所以在风险管理方面一直都是整个集团最核心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谢谢你的问题。

陈理:谢谢。我们本来担心第一责任人是首席风险官。我觉得马董事长这个完全是正确的,一把手一定是第一责任人,这也是巴菲特一直强调的,第一把手就是风险经理,你必须是第一责任人,只有你能把风险管住,首席风险官是管不住的。谢谢。第二个问题是投资管理问题。

马明哲:向巴菲特学习。

全场鼓掌

任汇川:投资问题呢,每次股东大会,股东们都很关心,确实这也是影响平安利润表现、价值表现的一个因素。其实以前我们也反复强调一些投资理念,可以说这些理念不断在修订和完善,但是核心逻辑一直没有变。第一个就是资产和负债匹配。因为保险经营其实是两个名字,一边是负债,一边是资产。有的时候我们投资者关心平安到底投出率有多少?其实我们也非常建议我们同步关心一下平安的保单负债成本。我们在应对新的经济周期期间的过程中间,其实也特别注意去调整在负债端的财务成本,我们的保单的成本。能看到我们的保单利润率其实是不高的,3.5%。如果去掉综合因素,死差和费差,其实做到1%,已经可以打平这个保单了。所以投资的时候,不论从资产的配置及负债关系相匹配,就是做好资产负债匹配 ALM。第二个做好SATA,决定投资结果,80%是由战略资产配置策略决定的,20%是战略资产配置。所以集团和子公司特别重视每三年一度的及每一年做的战略资产配置,战略资产配置对了,不出很大差错,而且平安总的资金量非常大,我们整体的投资很稳健。第三个传统固定收益类资产和现在最近六七年时间保监会和银保监会推出的一系列福利保险资金配置多种资产的政策相结合。比如说我们还是在努力去配置更多高信用等级的、高息的债,还有高分红的股票,但同时我们也在权益类资产方面,在地产方面去选择一些龙头企业的配置。比如权益类资产的话,我们有两个分配的策略:第一个就是做MOMFOF,选择市场上最 优秀的投资能力为平安服务。第二个我们主动去做一些行业龙头,公司结构比较好,赛道比较好,团队比较好,经营稳健的龙头公司进行重点的投资,但是我们是做财务投资人。所以这些策略结合起来的话,就像马老刚才讲到的,投资首先是看风险。还有一点就是做好投后管理。投资首先看风险,然后我们在去寻求在风险可控,风险和收益匹配的情况下,收益的提升。最后一点要补充的就是平安这两年用了非常多的科技手段来帮助我们的投资。比如我们马董倡导的KY系列的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叫做“KYP”,就是要了解到企业本身的它的底层资产情况和大数据情况。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资产不论是发债,企业经营情况本身是它的核心,是它的基本面,所以通过企业大数据,有些是财务相关的结果指标,有些可能是非财务相关的过程指标,我们能做到先知,先觉,先习,对企业的投资和投后管理都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指导作用,这个己经在我们实际中已经显出效果出来了,谢谢。
马明哲说“向巴菲特学习”—在平安股东大会上向管理层提问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