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低价历史未有 让时间去证明
2013-08-03 21:25阅读:914
X
“让市场去误判吧,等到估值回归的那一天市场自然会明白。”同威资产创始人李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财商》。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中,李驰从积极倡导金融股的投资价值,到在微博上三缄其口。现在他抱定了“让时间去证明一切”的想法,当市场热捧创业板,一直坚守金融股的李驰显得格格不入,且压力巨大。记者采访李驰时,他不愿多谈市场,但表示“银行股现在的低价历史未有”。
李驰“禁言”
一提起坚守低估值金融股的人,大多数业内人士马上就会想到李驰。业内甚至还有一个说法,等到有一天,李驰不再鼓吹银行股的价值,那时极可能就是大盘将要起死回生的时候。
“现在市场会低估到什么程度,神仙也都看不准。本来总是评说市场,是想其余的人赚钱的,却让很多人误解,我们不想再扮演这种角色。”李驰说。的确李驰从今年开始就真的禁言了。
他在一条微博中写道:“对目前的市场,早已无话可说。可不断有朋友,鼓励我说还是不要停博。其实停不停意义已不大。我不能给对市场绝望者以希望,或正是我可能错误的'正能量'害了那些希望中国股市有正能量存在的长期投资者。此时无言是对它最好的评论,或许我无言后,市场在再无看多者的犹豫后,蹒跚而走上它该走的正途。”
这次记者和李驰交谈仅几句话,他仍然彬彬有礼,但是已经不愿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意再谈市场,可见,这次的寒冬,确实让一批价值坚守者无奈到了极点。市场似乎开始距离银行股、保险股越来越远了。
作为在市场里历练了20多年的“老人”,李驰不是没有经历过寒冬。李驰的博客上赞美和非议者众多。他往往都潇洒处之,或讲道理,或开玩笑,不怠慢,又不唯唯诺诺,他自称是个永恒的乐天派,面对涨涨跌跌的股市早已修炼出了苏格拉底+阿Q式的心态。
去年四季度到今年年初,一波蓝筹股行情让大多数人踏了个空,只有像李驰这样一直坚守的人,才能在那波行情中得到好处,他还在微博中坚定地认为这只是一轮大行情的前菜。不过好时光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波行情随后戛然而止,追不上蓝筹股的人们随即转向又去追逐小盘股。
李驰也不禁感叹:“这次的寒冬特别长,上次只是4年,但是现在已经6年了。”
同威1期是李驰早期成立的一只阳光私募产品。这只产品成立于2008年8月,可以说成立的时间非常好。在此后的一年,恰逢A股2009年的好时光,同威1期表现不错,但是随后大盘一路下跌。恐怕是由于重仓大盘股,李驰的同威1期的表现跟大盘重合度非常高。
从净值上看,李驰并没有从大盘股中抽身,转而去配置市场上流行的小盘股。他告诉记者:“我们多少年前就干过这样的事儿了,但是没有赚钱,我们不相信随着我们年龄越来越大,反而能靠这种方式赚钱了。就是要靠时间,让时间来解释一切。”
中国式坚守
李驰在他的著作《中国式价值投资》中将自己的投资方式概括为“巴索组合拳”,顾名思义就是将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方法集合在一起。“以价值投资方法精选值得投资的股票,用周期投机理论指导买卖时机。”
2007年,大盘上涨到5000点的时候,李驰潇洒地度假去了,等待一年之后他又在2008年8月重回市场,这显然是一次愉快的等待,当时媒体称赞他为“最潇洒的投资人”。
今年李驰重仓的蓝筹股与走了一波牛市的小盘股相比,真是表现差极了。而李驰仍然坚守蓝筹股阵营。一些人戏谑道:“他真是最舒服的投资人。”
李驰今年2月在微博中指出:“坚信前三年3000点后主要蓝筹股均在背离式下跌。股票的跌与涨都有两种内涵:一种是该跌/涨,是迟早必须发生的事,如6124点后的普跌与988后的涨;一种是背离的跌/涨,如这次3000点后蓝筹股的跌与长期存在的高市盈率垃圾股的涨,辨别出什么是该跌/涨,什么是背离的跌/涨。”
在本次记者与李驰的简单交谈中,李驰虽然无奈却也在坚守着其“抱着金融股睡觉”的一贯观点。他告诉记者:“因为在历史上银行股都没有这么低价的时候。可以说重新开一家银行都要花1元钱,但是现在二级市场只卖8毛钱。所以我们也不狡辩,只能等时间证明一切。”
和一切有过坚守经历的投资人一样,李驰很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认为静与动之间原本充满禅意,而究竟谁对谁错,只能交给时间检验了。(文/选自《第一财经日报》
图/选自《好豆哲学》)
--------------------------------------------------------------------------------------------------
财富,信则有!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