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春暖花会开,行情再归来

2016-03-26 13:26阅读:
春暖花会开,行情再归来
随着周五主要一线城市上海、深圳的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在整个资金游走处于癫狂的阶段喝止住各种恐涨的买房情绪,不能说没有意义。对于我们看整个资产配置的方向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之前一直纠结的是整个楼市吸金效应下,对于股票市场抽血的持续压制。这种压制是长效且让人无奈的,因为楼市几乎是用几十年的长期现金流来支撑杠杆,所以它一旦再次疯狂吸血,一定程度造就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各种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削弱。​且一线城市居民是资本市场投资的主要参与力量,按照之前的统计数看,全国炒股人数最多的省市分别为上海、广东、江苏、深圳、浙江和北京。所以不难理解,在整个股票市场疯狂膨胀之后,对应的这几个省市的楼市在股市灾情发生之后的楼市状态。虽然这样说有点牵强,但笼统点概括这便是资金战场转移下的一种资产价格此起彼伏的表现状态。​
根据统计的数据,2015年上海二手房销售36万套较2014年同比增长了100%二手房销售面积达到30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06%,量价齐升下,二手房交易额涨幅更大
同比增长了143%,达到7670亿​换句话说,30.2平方千米的销售面积相当于半个福田区,也就是说,上海人一年内居然买下了几乎半个福田区的二手房面积。
深圳本土数据,2015年深圳二手商品房成交1218.73万平方米​,相当于15年一年,深圳福田区的四分之一的房子易主换手。这种狂热放到小城市而言,基本就意味着整个城市的居民整体搬出了一座城市然后再造了一座新城。而这仅仅只是二手房的交易数据。
楼市成交数据爆发性增长发生在6月份股灾之后,并在15年末和16年初再次被推波助澜,显示出资产配置需求下大家对于增值品种的狂热和恐慌性买入需求。​

市场从各类品种的炒作,包括期货的大量资金扎堆爆炒的种种迹象表明,整个金融端其实不缺钱​,缺的只是大家对于资产价格的一种预期和信心,而这一点如果放在整个无风险利率长期处于低位,货币政策依旧相对宽松,以及可投资渠道匮乏的这个背景下不难想象,在楼市这个庞然大物的吸金怪兽再次被束缚上镣铐的时候,资金溢出或者寻找替代品种的方向又开始倾斜到股市。
再结合前面两周,券商、保险等主办类标的,创小板情绪标杆股票再次向上,价值代表茅台再次北上夺旗,市场也跟随放出阶段巨量的种种迹象,大概率已经是先知先觉的资金已经再次回流到股市。​
而除了那些前期火爆的龙头具备人气效应的个股大幅度反弹之外,我们观察一个借助于大政策预期下已经被资金再次密集关注的板块:壳股或者低市值个股,这其中以ST的走势最为鲜明,大家翻翻ST板块的个股看看它们的上升斜度。
这一点我在前面的文章已经重点提及过了。所以布局上,一方面市场出现了资金回流的一些信号,在楼市政策确定性压制下,这个预期会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在整个股市体制上,战新板已经胎死腹中,注册制也遥遥无期的背景下,新股现在按照这种发型节奏至少也是一两年之后才能做完存量的背景下,大量优质公司的借壳预期便成为现实。
再结合我们说的股市需要的​政策驱动,事件驱动以及资金驱动的、估值驱动等几个因素的综合考究,我们能预期的便是16年国资改革下,各类国资壳股的大腾挪,以及大量中概股私有化存在极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下的上市需求,各类资本对于参股,股权配置的投资需求,在楼市投资渠道几乎被封闭的一线活跃资金的回补效应下的叠加效应,于此对于各类资金是否能把握这一波预期,便决定了16年业绩线的长度和高度。
我们内部甚至一度讨论,从整个政策大局来考量为什么高层敢淡然停掉讨论已久的上海战略创新板,有一个大背景是上海市场曾经作为国企解困上市圈钱的存在,其实各个地方政府都囤积了一定数量的壳资源,且这些企业现在大部分面临的是绩效几乎可以忽略,上市地位尴尬,聊胜于无的状态,在整个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对于国资企业的并购重组或者是产能出清,释放绩效亦或放手于市场的职能转变,是不是这里面已经思量了一局大旗?
便是利用国资壳来吸纳各种优质企业的回归或者借壳上市问题,一方面解决各种垃圾国企的频临退市的难题或者转型效率不佳亦或经营困境,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财务或者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到最具备活力的新兴产业中,享受整个经济格局重构下的企业和政府的共赢问题,如果这一点能得到证实,既发现有国资壳着手运作这样的上市计划和股权投资问题,那么国资壳的价值便是历史性大机遇赋予的财富机会。而如果能着手去做到这种程度的资本设计,我相信一定成为未来五年到十年里最大的资本赢家。
怎么说呢,​楼市和股市我一度会认为是具有资产配置跷跷板效应的大类资产,如今一线城市限购再次严苛,而二三四线吸金效应几乎和前面几年无异,因为它们的庞大存量决定了无法获得流动性溢价,无溢价意味着无利可图,资金便不会那么狂热,而股票市场如果结合政策预期,资金预期下能得到一些聚焦,我相信星星之火便可以烧起来了。
虽然这个阶段创小板大量个股依旧不具备明显的估值优势,但对于大量二三十亿的甚至四五十亿的壳股而言,它们的价值挖掘,可能已经在路上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