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新冠肺炎疫情将影响哪些行业?

2020-02-15 20:00阅读:
/ 陈思进
针对疫情和疫情之后中国经济的走势,目前还很难评估将产生多大的经济损失,但可以简单推测一二。
首先,可以简单对标当年“非典”前后的中国经济。
17年前爆发“非典”时,中国还处于增量经济阶段,而今时非同往日,现在中国已进入存量经济阶段,相比于“非典”事件发生的时期,现如今的中国GDP世界第二,很多产业甚至产能过剩,在去杠杆、去库存阶段,因此,不用担心货物的供给。而且相对当年非典,现在各方面的防疫措施都做得更到位,且在更早期就发现了疫情和疫源,传染源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不过,这次大疫发生在春节之际,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措手不及,又正值春节前后,因为物流、物价等反常因素,难免部分民众对经济生出悲观的情绪。而物流缓慢,并不代表中国真的货物短缺;市面上物价出现上涨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则是物流缓慢所致。
实际上,中国现在的问题恰恰是产能过剩,大多数行业正处于产能过剩、停产的阶段。疫情当前,这些行业反倒可以去产能,缓解库存压力。因此,物价上涨、市面上物品供给缓慢等现象都是暂时的,一旦疫情缓和,一切将恢复往常。
再者,疫情对各个行业的影响有多大?
笔者认为,受到些许波及的行业如农业、食品、养殖、银行、证券等。而受疫情影响较小,甚至是利好的行业有:行业头部企业、低杠杆企业,有政府背书、甚至扶持的行业,如大国企、事业单位等。而明显利好的行业则包括医药生物、保险、电商快递、基础设施建设等。
但现金流不稳的中小企业、债务或贷款缠
身的高杠杆企业、重资产企业(因租金、设备折旧、固定薪酬等因素),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就很不乐观了。
笔者认为,对于中国经济整体而言,这次只是被意外按动暂停键的事件,好似电脑系统的重启。
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2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由于中国正在考虑潜在应对措施,以缓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来的冲击,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能放缓至5%,其中大部分影响将在第一季度显现。不过,他们还预计,疫情过后中国GDP增速将强劲反弹。
那么,疫情过后,哪些行业会率先复苏?
疫情过后,笔者认为最先起来的将是在疫情中受影响最大行业,如大文化行业,包括影视传媒、旅游、运动等。
为何大文化产业会最先起来呢?当下,虽然电影院没生意了,而在线看收费视频(电视剧、网剧等)、在线读书、在线教育等市场反而起来了。疫情过后,人们将会回到电影院,同时,看收费视频已成习惯。
还有一个行业将很明显的起来,就是之前差点倒下的生鲜电商。之前有媒体报道:“今天你买到菜了吗?”这段时间,这句话成功代替“你吃了吗”成为新的聊天问候方式,番茄和绿叶菜也成了新的硬通货。在中国,现在家里的长辈开始线上买生鲜,甚至每天定好闹钟在线蹲守抢菜,时间也越定越早。网上暗暗流传着一张《北京抢菜指南》,标注好了各家生鲜电商APP的库存更新时间,大家的抢菜闹钟也从早上5时提前到了凌晨12时。有分析认为,短期内暴涨的线上买菜需求,或让去年惨遭洗牌的生鲜电商行业迎来新机遇。
不过,对标一下17年前的非典疫情给电商平台带来生机一样,很多独角兽企业已经在这次的危机之中寻求转型,生鲜电商行业也是如此。一些生鲜电商平台联合餐饮商家另谋出路,餐饮零售化成为新趋势。农产品直供社区、农产品产区走播的新业态,也是未来的机会点。
和大文化行业类似的行业还有教育培训,游戏电竞、在线服务业、宅经济、健身、互联网线上行业(远程办公)、智慧城市等不依赖人直接接触的行业。
总之,对中国而言,当下重中之重是将疫情压下去,不然就没什么经济可言了。恰好现在中国经济在去(过剩)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阶段,哪怕大家再宅在家中半个月、甚至更久,经济也只是暂时的停顿而已。一旦疫情被控制住了,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将会很快恢复。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