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少即多,慢即快

2019-05-17 15:58阅读:1,560
上海外滩soho
少即多,慢即快X

(此图来自网络)
外滩soho坐落在上海黄浦江畔,是上海最高档的金融商业广场之一。前天,我去那里看一位老朋友。他是一家大公司老板。这家公司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所在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成就显著。他办公室设在这个soho的一座高楼里面,占了一层大半个楼面,非常气派。坐在朋友的一间小会议室里,眺望浦江对岸的浦东陆家嘴,那里也是最昂贵的地区之一。
在朋友会议室眺望浦东陆家嘴
少即多,慢即快
(手机拍摄)
我不由地想到了一点有关房地产方面的问题。
俗话说:卖的永远比买的精明。其意思是,卖货的人总是赚了买货人的钱。这话对于普通商品来说是很有道理的,但对于金融产品,就不对了。比如,股票是上市公司的股权,完全是金融资产,而对于股票交易,很多人却会亏卖,而有些买的人很多时候都买对了。再比如,房子,除了居住消费,还有投资功能,金融属性日益增强,业已成为金融资产,而买卖房子,拉长时间看,买房的人几乎都是赚的,其中很多
人比卖房的还赚得多。我国房地产开发商多如牛毛,现在倒闭了许多,而活着的大都日子也不好过。这样,卖的并非一定就比买的精明。
许多开发商经营不善,陷入困境或倒闭,表面上看主要原因是统筹规划不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绷得太紧。深究其因,其实是开发商对房地产性质认识不足,经营理念偏颇之故。举两个身边的例子,我有两位企业家朋友,他们原来的本业做得相当好,后来眼红房地产暴利,于是跨界涉足房地产业。他们沿袭做本业产品的经营思路和方式,也一味地追求快,买那些到手快而便宜的地,房子要造得快和卖得快;一个项目尚未完成,就又去启动下一个,赶快买地、快速造房、抓紧卖房……四处出击,生怕机会转瞬即逝。他们沿用做传统生意“无快不赚”的经营理念及方法,根深蒂固地认为,周而复始地快速运转,就会越赚越多。然而,后来实际情况怎样呢?一个因资金链断裂,连带本业一起倒闭了。另一个因为房子销售不畅,资金链绷得越来越紧,每天为资金而犯愁,不停奔波,拆东墙补西墙;本业也受到严重影响而明显衰退。而反观那些买了他们房子的人,随着房产增值,大都获利不少。卖的远远不如买的。再看看有些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幸亏它们以前买了一些房子,现在卖房抵亏,不然情况更糟。
普通商品与金融产品的属性不同,所以经营思路及方法也应不同。经营房地产要用投资思维对待,优秀的开发商一定也是优秀的投资商。金融资产具有时间价值,有的随着时间推移,价值会越来越高,所以把房地产当做普通商品来经营,一味地追求快、快、快,有时反而适得其反,不但赚不到大钱,甚至还会亏损。
回到本文开头说的外滩soho。据说,其建筑面积大约有20万平方米,有4幢60米至135米的摩天高楼,房屋数有200来户;现在办公室每平方米年租均价大约是3000元吧。由此可知,开发商放长眼光,采用长期投资开发策略,筹划好长期资金,单单慢慢地做好这一个项目,创造的物业价值和回报就非常惊人了。
房地产行业的首要因素是: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所以,与其拿有限的财力去一味地到处出击,追求快速运转,还不如集中所有的资源,在最好的地段慢慢地打造一个高质量高品位项目,哪怕运作几十年也值得,因为这样创造出来的价值更高,回报更大。这一点与股票投资的本质是相通的,欲速则不达,少即多,慢即快。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