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编程是肯定要编的

2019-10-29 13:39阅读:
  文/富捷


  雪球上有粉丝留言,说我怎么不更新账户了。


  我会不更?更了十年,什么跌宕行情都更了,现在会不更?


  每年,上市公司企业财报批毕后,我会同步更账户。上市公司披露财报,我披露我的收益财报。但是,要晓得,每年,财报披露点只有三个,不是四个。年报与一季报,一起披露,皆到四月末批毕,而三季报,十月末批毕,故而,期间有六个月的业绩真空期。半年没更账户了,有些人不知情,自然,心生疑惑。


  我更账户,向来很慢。要统计数据,要做图,要整理,肯定要时间。今年,必定更慢。系统还在升级,搞了一年半,现在,总算差不多要搞好了。搞好,就要给我的账户,客户账户调仓,调好了,才轮到写文。


  其实,这次系统迭代,原本去年底已完成,但是后来又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体系,算法优化上的问题,于是,又推到重来。


  肯定,有人会说,研发这些有什么用?舍本逐末,做价投只需模糊的正确。但是,大错了。这么说的人,并没有认真分析企业,也没有时间分析企业。事实上,
可以断言,这部分人多是业余投资,只是业余抽出一些时间做自认为是价投的价投。


  投资十二年,私募八年,老朋友晓得,我无团队,一直单打独斗。所以能走到今日,我靠的就是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团队,让机器人承担一部分分析工作。不然,我早死了。要是你不能理解,那就是没有真正搞懂何为软件,把软件与技术指标混为一谈。


  软件,本质是一种帮助人类提高效率的机器。你做私募,你得非常严谨,不是简单拍脑袋行事,你得对得起客户,对得起自己,没有一条系统化的分析流程,就是赌。有人说,自己不做私募,但就算你做自己的账户,也得对得起自己的劳动成果,你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我想,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就是因为业余操之。业余投资,亏了压力也不大,反正,还有主业收入。


  一个人,要是没有把自己逼上绝路,还真是很难意识到更多隐蔽的风险,静下来挖出诸多真相。逼过了,就像我这样,既是独立投资人,又是私募,自然,体会不一样。要是我没收入,就得死,没法过日子,没有给客户赚钱,客户也要走人,往后不会再有新客户进来。


  这是很现实的,做投资,效率就是头等大事。一个完整的投资流程,包括初筛,细研,估值,配仓,操作。就以第一个环节来讲。初筛,要多久?初筛,到底是怎么初筛?初筛,我这,就是先对财务数据的优劣做一个筛选。如是徒手,没有一切工具,你从3000多家企业中筛选出符合财务标准的企业要多久?不可想象。但是,有软件,只需几秒。这就是软件的作用。


  当然,这里会有四个不同意见。第一,财务筛选,各种软件里都能做。第二,财务也会造假,这么筛选没用。第三,财务是过去的历史,跟未来无关。第四,你可以找人做。


  我就谈谈这四点。


  第一,确实大批软件里都能筛选,这本已说明软件是提高效率的工具。不过,大批软件,甚至上市的那三家软件,都只是一刀切的筛选方式。我们传统的财务筛选,是直接对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做门槛的设置,譬如,ROE要大于20%,净利增速要超过20%,经营现金流要为正,还美其名,这种选股法是巴菲特选股法,那种选股法是格雷厄姆选股法。这样的功能,各大软件都有,但是,不正确。


  我问你,如果一家企业其它门槛都达标,但是ROE为19.9%,怎么办?差了0.1%就不好了?显然,理性人不会这么轻下定论。可是,这样的企业,在一刀切的系统里,排除在外了,压根发现不了。有些人,意识到这问题,会调低财务指标门槛,比如,把ROE降到18%,但是,不管怎样,这种筛选思维是错的。这是非常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这种评估法是把一家企业大卸八块,逐块评估,而非综合评估。


  我讲个很现实的例子,如果你要找一家所有财务指标都在平均线以上的企业,可以告诉你,一家都没有。这就像考试。这个例子更直观。如有4门课,小明的成绩依次是81,81,81,81,老王的成绩依次是,79,100,100,100,你觉得两人谁更厉害?倘你的门槛定在每门课都得超过80分,那么,小明入选,老王落选。但是,老王就真的比小明差么?三门课满分还不好?搞不好是失误,漏题,造成79分。当然,未必说老王一定比小明厉害,单看分数,你无从知晓谁更厉害,但是,若初筛都进不了,细研的机会也就没有了。


  所以,传统软件的问题就在这。你得关心总分,不是每门课都去设门槛。若是关心总分,老王就比小明高得多。既然传统软件的筛选法是错的,你就得自己想出一套算法,自己开发。


  实际上,还没完,传统软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考虑过去多年的累积结果,平均结果。如是纯粹筛选当下季度的业绩,有什么用?只是一个时点,一帧,分析企业你得看连贯的一段过程。我的体系里,一直来都是评估企业5年的财务,这次新优化系统,还放入了8年财务分析。


  第二,财务造假。财务当然会造假,造假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一些财务筛选手段,尽量减少碰到财务造假的企业。比如看现金流,商誉,利润与营收的关系。如果你默认企业会财务造假,你就要意识到,造假能看出来,任何一个指标想造假,都是牵一发动全身,所有相关指标都得造假,且还得年年造,企业基本很难做到这点,于是,破绽出来。


  认为企业会有财务造假,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因造假而否定财务分析,只看业务,只做所谓的定性分析。我觉得这种人是很可怜的。财务是果,业务是因。你不看果,怎么晓得这个因到底好不好?要是财务会造假,不看财务,其实,也没必要做价值投资了,因为价值投资的基本逻辑就是建立在股价涨幅与财务成绩单同步的基础之上。


  第三,财务是历史,不是未来。可是,你不晓得历史,何以分析未来?有人说不看,是历史不是未来,但是,要晓得,研究历史可以预见未来。财务,是一季度公开一次,不是技术指标,每分每秒都变化。商业的逻辑往往遵循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更弱。我在十年前,没有“大数据”这个词汇的时候,就做了大样本统计,只要有一个企业过去5年在我的评分系统里优秀,那么,次年继续稳定的概率会超过70%。想想,都这么统计了,还有假?这不是凭空想出的一套逻辑,是得到证实的逻辑。而证实过程,显然,就得用到软件。没有软件,你接受的一切理论都是拍脑袋判断真伪。


  我们要讲究严谨,理性,客观。就算不谈我的做法,想想尤金·法码,大师是怎么做的?他不也用软件?要是没软件,怎么统计那么多数据?怎么得出结论?怎么获诺奖?这不是要得诺奖才如此做,而是须清楚任何一件事要证实,都需要这么严谨的论证过程,不是拍脑袋。如果你有了这样的证实过程,那么,不单你清楚过去的历史与未来的历史关系很大,你还能发现很多真相,揭露众多假货,搞不好你也能得诺奖。


  第四,别人开发。我不明白为何要找人开发,如果你没时间学习编程,就应放弃自己投资,选择ETF。研发的系统,是一个需要反复调试优化的过程,找人要浪费无限的沟通时间,最后,还不一定沟通得好。这就如物理学家做实验,你有了那么多理论,你去找人沟通,找人带做实验?不是逗屄么?理论和论证工作,是要不断即时证实,证伪的,一个新理论的产生,多是做了无数次试错,要是你不会自己编写,不是要命么?


  编程,要细讲,可以写成几本书。总归,编程是一定要编的。


  之前四月十八号那篇文,《多照镜子》,我说要当心市场变天,情绪起来太快了,且今年沪深企业的业绩普遍都很差。就在那文发出后,贸易战又来,股市转跌。现在,跌那么多,我还没操作,我当然也心不安,但是,没办法,总得把系统搞好。这就如一个企业要规模扩张,要加大研发,扩大产能,这个过程,肯定需要耗费巨大研发费用,甚至短期内业绩下来,但是,研发完了,企业又会站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2019年5月23日


  简介


  独立投资人。天蝎,O型。三界之外,大隐于市。97年识索罗斯,05年识巴菲特,08年识西蒙斯。08年国企辞职,从此投资为生,赚钱,管钱,写作,编程,阅读,娱乐,乐此不疲,游戏人生。大道无形,功夫在市外,不求一蹴而就,只求细水长流。


  互动


  新浪博客(富捷);新浪微博(富捷);微信公号(富捷);微信(chinalanfu);雪球(富捷)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