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家下午茶之七十六:投资必须分清的两件事:急迫的事和重要的事
2012-06-08 16:27阅读:2,365
观察病房里的人来人往,是一件让人颇多感悟的事。
走廊里有一位年纪轻轻,却因为化疗而剃了光头的年轻人;隔壁有一位刚做完手术、躺在床上不能行动的老人;对面有一位暗自庆幸病情并不严重、天天盼着出院的人。
所有的众生相都在提醒我——医院是管理人疾病的地方,而不是管理健康。
因为健康只能自己管理。
但是,放眼四周,你不妨问问,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管理健康?
很少,很少。
因为——健康是重要的事,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非急迫的事。
而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大家都忙于去做急迫的事,没有时间去做重要的事。
诸多领域,概莫能外。
我举个例子你就清楚了。
在去年下半年的结构性熊市中,阳光私募里出现了一批“7毛基金”,就是净值跌破8毛的基金产品。
而仔细观察随着今年的反弹,你会发现那批基金的净值大部分上涨非常缓慢。
因为低仓位。
对于净值跌到清盘线附近的基金来说,最急迫的事是避免清盘。所以,在各方压力下,基金经理会把仓位降到很低,很低——无论你是什么风格,此时要坚守投资理念都会变得极其困难。
就像一个人,空有一身武艺,却被捆住了手脚。
避免清盘,这件急迫的事,足以压倒一切重要的事。
能扛住的人不多。
所以,这一点,应该向裘国根先生学习。
正如我上期专栏写到的,重阳在去年新发的数只产品,在去年年底最困难的时刻,曾经跌到0.75元的清盘线附近。
但裘先生最终扛住了压力,坚守住了他的价值投资——没有减仓。而在今年的反弹中,那几只基金迅速回到了1元面值附近。
这是一个扛住急迫的事、守住重要的事的经典故事。
那么,投资领域,重要的事有哪些?
我想说的是,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是“不做”。
你没有看错,第一件要做的重要之事,恰恰是“不做”。
因为在投资领域,大部分人不是死于机会太少,而是死于诱惑太多。
所以,你要先与自己约定,有些事,赚多少钱也不做。
这一点,我们要向能够抵挡住诱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