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风云人物变幻如风,多年来他却一直屹立不倒。且根基愈发深厚。
更重要的是,在对投资趋势的把握上,他似乎总有先见之明。
比如,在全流通之前,他投资了大量的法人股。从而在股改的盛宴中赚到了丰厚果实。
比如,20年前,中国的艺术品投资还没成型,他就开始介入。直至如今成为顶尖的艺术品收藏家。
比如,大家都在二级市场玩股票时,他开始大量参与定增。运用资金杠杆撬动数十亿参与了多个项目。后来又在2011年全身而退。
真是一连串有意思的故事。这也导致他头上的光环实在太多。
从最早的“法人股大王”,到“中国的巴菲特”、“增发王”等称号。再到登上多个富豪榜的前列。
甚至还被一家外刊评为全球最有权力的12位艺术收藏家之一。
所以,我问刘益谦的第一个问题是,外界对你的那么多称谓,你最喜欢哪一个?
可惜他并没有给我想要的答案。他笑一笑说,“都是外界的称呼,我真的无所谓。”
不过他强调了一句,“股票已经很久不碰了。”
这让我有点吃惊。
相信大部分熟知资本市场的人都知道刘益谦“定增大王”的称号。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他斥资55亿参与京东方、保利地产、首开股份、金地集团、浦发银行、中体产业六笔定向增发。
2010年,通过旗下控制的多个投资平台,动用18亿元资金,参与士兰微、南洋股份、中国国航、创元科技、珠海中富以及上海汽车等6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
所以,我以为听错了,又追问了一次,那之前参与的定增项目呢?
刘益谦一字一句地说,“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在卖,现在已经卖得一股不剩。”
他坦承,有部分项目亏损。但总体下来,定增还是赚了钱。
聊天的过程中,他对自己的大类资产配置很满意,“我看媒体报道,2010年到2011年,很多富豪缩水了三分之一,我还好。2010到2011年的财富基本没有缩水。”
没有缩水的原因,一方面是及时逃离了A股市场,回避了熊市的大部分风险,另一方面,珍稀艺术品的价格在这几年显示了很强的抗周期性,成为极好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