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前,神农投资的总经理陈宇发了这样一条微博,“神农1期今日净值终于创出3186点以来的新高,OH MY! 红军好不容易到了延安。”
而电话里他的第一句话是感叹,“真不容易啊!”。
的确,过去的一年,对于投资中国A股的资产管理人来说,是充满考验、曲折、动荡甚至失落的一年。
能在这样的行情中坚守,甚至不断创出净值新高的管理人,一定都有着自己的两把刷子。
比如陈宇的“太极缠丝功”。
陈宇从业经历颇为丰富,曾在招商地产[微博](29.71,0.70,2.41%)从业多年,后来在重阳投资担任副总,到2009年,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
一年前,他开始学太极,拜著名陈氏太极大师陈照森为师。
“学了太极之后,对我做投资的影响很大。”他说。
“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我问。
他答,“从情绪和仓位上,都变得更中庸了。”
现在的他,很少会有空仓或者满仓的极端仓位,大部分时间,仓位在3成到7成之间。
谈到太极,他津津乐道。
陈氏太极分为大架和小架,两者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行拳过程中两腿力量的运用和分配不同。比如,大架行拳时,两腿的重心分布一般是三七开,而小架是四六开。
所以小架的出拳力度更大,爆发力更强。
他由此将太极的感悟对接到投资上:“比如仓位,假如我平常的仓位是6成,当遇到确定性很高的套利机会时,可以打到满仓。好比出拳,一下子增加4成仓位的力度就很大。”
他举例说,比如前不久对康美药业(14.10,0.36,2.62%)暴跌后机会的把握。
在常规时期,保持相对中庸的仓位。而一旦发现大概率机会,就全力出击。“这样的机会不用太多,可能一年只有几次,但是对净值的贡献会很大。”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将对太极拳的感悟与投资对接起来,令我想起那句我很喜欢的话——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而在这期理财周报B叠,我们深圳新闻中心的记者钱文俊,采访了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投资家——时代伯乐的蒋国云先生。
蒋先生是资本圈的老人。曾是著名PE机构中科招商的创始人之一,后担任过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