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资久了你就会明白,越到后来,心态的作用就越大。甚至,它会成为你的核心资源与优势。
而关于江作良,可以聊的东西当然还有很多,比如,他的投资哲学和方法论。
这一切,当然要从他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开始。
江作良所走的路子,不是古典的价值投资派。
古典的价值投资,一切以低估为核心。所以在传统的流派划分中,有价值与成长派的区别。
而老江更愿意把自己的方法称之为价值驱动型投资,我的理解是,这是对传统价值派与成长派的兼容并包。
“我买股票之前,会先问自己,这个公司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三五年内,价值增加十倍?”他说。
他进一步强调,不是股价增长十倍,股价的东西说不好。我考量的是公司的价值。
“公司价值如果能增长十倍,股价即使涨不了那么多,三倍五倍也都足够了。”
这种“十倍股”的选择标准,无疑是极其严苛的。
尤其是对投研团队理解公司,看懂公司的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我问他,最看重公司的什么?
他说,是核心竞争优势。
我说,这个答案有点虚。比如,有些人会特别看重一个公司对产品的定价权,你怎么看?
老江的回答是,不能只看这一点。
他认为,一个拥有定价权的公司,表面上可以通过不断涨价来维持高毛利。但另一方面,不断涨价的举动,其实会给市场的竞争环境本身带来影响,长期来看有可能陷入负反馈。
“所以,定价权很重要,但不能只看这一点。”
他很看重一个公司的规划是否能够按承诺进度实施。
“战略很多都是美好的,但执行力也同样关键。”通过不断地跟进一个公司对项目的实施程度,就能够判断出这个公司的执行力。
而对于调研,他的观点也很有江氏风格——调研虽然很重要,但是逻辑更重要。
“面对同样的公开信息,不同的人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投资结论”,如何去看待问题,逻辑是最关键的地方。
他举例说,前不久公司一个研究员,得出了对一个公司看好的结论。然后大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