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学界,他是举世闻名的大师,有人誉他为彼得·德鲁克之后最重要的人。
他不是多产的作家,印象中主要有《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再造卓越》这三本著作。
可以说,他这几十年的研究主题,就是围绕“卓越”二字。卓越的公司究竟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大家都雾里看花似是而非的时候,他是那个努力为观众擦去马赛克的人。
我喜欢他的研究方法——基于海量数据的实证研究,以及超强的归纳能力,往往让人眼前一亮。所以,一听说他历时9年的新书《选择卓越》出炉,我立马捧场。
结果不失所望。
这本书的主题——“10倍速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以2002年为基点,柯林斯往前回溯了30年,在20400家样本中最终选出了7家公司。这7家公司连续15年的市值增长至少是同行业的10倍,高的甚至超过百倍。
书还没看完,我就迫不及待地给一些投资圈的朋友做了推荐。第一,“十倍股”正是投资家的最爱,如何去找到这样的公司,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议。第二,更重要的是,文中提到的很多“10倍速”公司基因,恰恰也是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家所需要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这点——日行20英里。
柯林斯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一个关于探险,一个关于商业。
1911年10月,南极点还是人类从未到达过的处女地。这时全球有两位探险家同时做好了准备,一位是39岁的阿蒙森,一位是43岁的斯科特。结果是,当年12月15日,阿蒙森成功地把挪威国旗插上了南极点。而斯科特探险队的5名成员在探险途中全部遇难。柯林斯问的问题是——你愿意做阿蒙森,还是斯科特?
两者的不同当然有很多。而其中非常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整个探险过程中,阿蒙森一直坚持持续推进的原则。在天气好时绝不会走得太远,以免筋疲力尽;在遭遇恶劣天气时,也坚持前进,以保持进度。他把探险队每日的行程保持在15-20英里之间。
与之相对的,在天气好时,斯科特让队员们全力以赴,而在天气不好时,则躲在帐篷里抱怨老天不公。
另一个故事是商业的。
A公司19年间净收入年均增长率25%,B公司19年间年均增长率45%。如果只看这个数据,我相信傻子都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