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领导的尚雅投资旗下25只产品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超过了27%,其中业绩最好的尚雅13期收益更是达到40.57%,远超同期沪深指数。
其实熟悉他投资风格的人对这个成绩不会太惊讶——石波擅长成长股投资,其创造阿尔法的能力绝对在市场中数一数二。
从前两年的新能源到近两年的TMT,他对新兴产业的灵敏嗅觉让他成功把握住了市场中的很多大机会。
但另一方面,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来临时,由于仓位过重的原因,尚雅旗下的产品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2008年和2011年莫不如此。
手里虽然拿到是好公司,但是风控怎么办?
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石波时,发现他真的有了更深的思考和变化。
这一次你能闻到,他对风控的重视从骨子里散发出来。
在投资生涯中经历了几次净值大幅波动之后,去年开始,石波在尚雅投资内部推行“全员风控”——在研究部、金融工程部、交易部、销售部、客户部分别设立了风控岗位。
每个部门的风控员一旦在自己的范畴内发现风险,都要第一时间提交风控报告。
在净值管理上,也设置了强制的风控线。一旦产品净值下跌超过一定幅度,就强制性减仓。
而更重要的变化还在于,石波开始打造尚雅独特的企业文化,我称之为“戴利奥”实验。
看过我之前专栏的读者,对戴利奥(Ray Dalio)肯定不会陌生。
作为全球最牛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他所掌管的桥水(Bridgewater)公司,其业界地位正在逼近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
他闻名于业界的,除了多年来优良的投资业绩,更因为他独特的原则——《PRINCIPLES》。
去年年底,石波全面研究了戴利奥的思想体系——反复揣摩,获益良多。
随后,他组织人马将《原则》翻译成了中文,在公司内部全员推广。
据称,尚雅内部已经开过多次专题的企业文化会,让每位员工谈对戴利奥《原则》的心得和感受。
事实上,戴利奥本人是一个“极度现实主义者”,他在公司坚持全透明管理。比如,每次会议都录音存档。要求员工经常做出直言不讳的反馈,包括召开“刨根问底”会议,讨论员工没能完成任务的原因。如果员工不在场,经理们不许就对方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