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强文化”属性,是指他们都有鲜明的企业文化特征,以区别于其他企业。
试举几个例子。
戴利奥的桥水公司就不用多说了,他的“极度现实主义”,以及在桥水公司打造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真相的文化,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由于他在对冲基金业的成功,他那本《原则》也如圣经一般,在圈子里广为流传。
如果说戴利奥推行的是“真相文化”,那么另一个对冲基金界的风云人物朱利安·罗伯逊,则是“特种兵文化”。
老虎基金的创始人罗伯逊身材高大,像运动员一样健壮,他也喜欢聘用和自己一样健壮的人。要在罗伯逊的老虎基金有所发展,你需要这种体质,否则你在老虎基金的度假活动中会很痛苦,难以适应。
有一个冬天,他们来到锯齿山一带,背负自己的滑雪板,背负60磅的包裹徒步登山,晚上在零度以下的野外帐篷过夜。另一次,他们被带进一个森林,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备有一个自行车和要寻找东西的清单,然后看哪个小组能最先找到这些东西。
甚至有一次,罗伯逊组织大家去一个山区旅行,途中需要组队通过一个三根绳索组成的索桥,脚下就是几百英尺深的陡峭山谷。一个名叫麦考利的分析师差点失手从湿的绳索上滑下去,“吓了所有人一跳”。
可以这样说,来到老虎基金,你就如同加入了一个“特种兵方阵”。
再看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我之前的专栏写过《马拉松之家:巴菲特为何爱长跑》。
巴菲特最热门的两位接班人都是长跑好手,泰德·韦斯勒的马拉松最好成绩为3小时1分钟。托德·康姆斯5公里跑步的最好成绩是22分钟。
除此之外,伯克希尔董事会中还有不少跑步健将。“Steve Burke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的成绩惊人,只有2小时39分。Charlotte Guyman的最好成绩是3小时37分,Sue Decker纽约马拉松比赛的成绩是3小时36分。”
从戴利奥的“真相文化”,到罗伯逊的“特种兵文化”,再到巴菲特的“长跑文化”,你很难说哪种文化更好。
但是你一定注意到了,这些优秀的投研团队,都有着自己的“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