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投资家下午茶之一二七:为什么坏公司会有好价格

2013-08-17 10:29阅读:
先给大家讲个陪审团的故事。
  美国一所高校,一个女大学生被怀疑枪杀了她的同学,证据自相矛盾,案情扑朔迷离。
  她被检方控诉一级谋杀罪,如果罪名成立,将判45年,期间不得假释。
  由于证据存有疑点,公诉方和辩方律师达成了一项交易——如果主动承认二级谋杀罪,则只需入狱10年。前提是交易必须在陪审团宣布结果之前达成,否则无效。
  最后时刻,陪审团已经在房间里紧张地合议,而屋外当事人面临艰难选择。
  第一种选择:不认罪。那么以陪审团的结果为准。陪审团判罪名成立,则入狱45年。陪审团判罪名不成立,则当庭释放。
  第二种选择:现在认罪,入狱10年。而这个认罪必须在陪审团宣布决议之前才有效。
  经过一番痛苦地挣扎,当事人最终选择了认罪。
  最后时刻,法官走进了陪审团的屋子,宣布了控辩交易的达成。
  镜头定格到房间内的垃圾桶,陪审团成员的黄纸条扔进去,上面统统写着“无罪”。
  这个故事出自于美剧《傲骨贤妻》。而你一定还没明白,这跟投资有什么关系?
  那么,我来换一个故事。
  假如你投资了一只股票,被套。
  现在你面临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立即止损卖出,亏10%。第二种选择,坚持不卖出,那么结果可能是将来亏45%,也可能是将来解套卖出,不亏损。
  发现没有,你也在等待陪审团的裁决——那么,谁是陪审团?
  请看巴菲特理论中的“市场先生”与陪审团的神似之处。
  1、陪审团是一个群体,由不同背景、身份、低位、职业的人构成。
  “市场先生”同样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众”。他的表现是由市场中成千上万的参者,他们的理性,他们的感性,他们的情绪,相互影响、对冲、抵消、叠加之后的产物。
  2、陪审团是可以被外部影响的。
  如果辩方律师在法庭上能够打动陪审团,相信你无罪。那么,即使你真的有罪,陪审团也可能裁决无罪。
  市场先生也是可以被影响的。某一个外来事件,比如伯南克或者周小川讲话,就会严重影响到市场先生的神经。
  3、陪审团是可以被内部影响的。
  陪审团中如果有一个
人,特别坚定地相信你无罪,那么,在讨论中他有可能说服其他人。
  市场先生也是这样,当市场中的情绪达到一个临界点,就会迅速传染放大,最终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全盘推倒。
  恐惧与贪婪,莫不如是。
  4、并非每次裁决都是公正的。
  经过陪审团的裁决,你可能被误判,苦果只能自己吞。
  市场先生的裁决也不是每次都合理,恰恰相反,他犯错误的概率甚至远大于陪审团犯错误的概率。
  所以,即使你掌握了真相,也不一定会赢。好公司可能得到坏价格,坏公司可能得到好价格。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5、某种程度上,陪审团是可观察,可预测的。
  比如,通过分析陪审团里每一个成员的倾向: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是亲商还是亲民,你可以试图去预测他的裁决结果。
  某种程度上,市场先生也是可观察,可预测的。
  行文到此,你是不是觉得,一旦做出了某项投资,就意味着你已经站在了法庭上,面对着市场先生这个陪审团。
  如果你是一名好律师,你就会懂得——不能过分依靠真相这张底牌,因为很多时候,控方、辩方、陪审团、法官,大家都不掌握真相。
  好人可能被误判,坏人可能被释放。
  如果你是一名好的投资人,你就会懂得——同样不能过分依靠真相。因为很多时候,多方、空方、市场先生、乃至上市公司本身,都不掌握真相。
  好公司可能是坏价格,坏公司可能是好价格。正如当下创业板的“鸡犬升天”。
  每个人都手握蛛丝马迹,面对世界口若悬河。
  短期来看,公正不会自己彰显,且与市场先生对谈。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