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参考系(上)
2011-04-03 23:51阅读:82
我寻找参考系,或者说安慰剂的方式。但是注意,单个信息不能安全的推出结果,需要多个信息重复印证。
为了提供具体思路,就要拿具体股票谈--深基地(上)和林州重机(下),--这就破例了。所以声明再次,不是推荐,而是讨论思考方法。
深基地
一般两类人比我们更了解公司。公司高管和同行。高管股价低迷时有意义的买入(足够金额),坐标比较可靠。卖出没那么靠谱(除非在牛市),但可信度仍然高。深基地多位高管,同时以5.5左右的价格买入。10年11月,高管同时卖出,12-12.7一线。两个有趣现象:抛出比例完全一致(25%),抛出的时间完全一致。持有股票有几个关口,第一个就是上涨1倍,有卖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出冲动。大多数人要么全部抛出,实现盈利。要么抛出一半,实现零成本。“全部”只跑25%,证明高管并不真正确认公司高估,或者顾忌全部抛出引起市场反应。另外,上述的两个高度一致证实基地高管平时谈论公司股票表现,并且私底下坦诚交流,开诚布公,而且在关键处意见统一。(唯一的一个不同者,选择的是不卖一股)。侧面说明他们对基地前景判断一致,对公司策略认同度高。以上任何信息对小股东来说都是好事。
接下来的公告更有意思。深基地12/22公告,二股东换人。蕴含无数信息。
1. 11.9的价格,是一个同行定的。无论参股的目的何在,同行只要不是傻瓜,就比你我更有判断优势。所以,结合11.9的买入价和高管12-13的(25%)卖出,侧面说明深基地的无超额回报价格和打7折的价格,如果你希望7折买入的话。
2. 12月底的交易公布,使高管的11月的卖出显得不同寻常。假设你是高管,(我认为深基地高管一早就知道了这个交易)原二股东11.9把基地卖了,如何反应?你也卖,对不对?但是卖出多少呢?这个就讲究了。25%的比例我认为更多说明高管是有自己想法的,他们甚至有可能认为价格低了。不然,50%的比例显然更和逻辑:既保住本金,又不会让市场太不安。当然这只是一种思路,你做相反的结论我也不反对。
3. 新二股东也是上市公司,作出的承诺是10%的回报率。现在肯定不是牛市,肯定不是经济过热,深基地也不是牛股。侧面说明有一个同行认为深基地11.9的价格买入的预期回报10%左右,而且这个预期回报并不疯狂。
4. 我记得sosme的帖子里提到过原二股东在分红上的严格。这次换人后,年报分红率马上下来。甚至没有金融危机时多。这是不安因素。但是现在决定太早(如同一开始所说,单一信息不可靠),但是每年就要注意这方面了。这决定了基地到底是少有的高分红公司,还是原来的二股东是少有的分红偏好股东。
所有都是公开信息,到最后价值兄也没能给你个基地的准确估值,但是坐标系无数。我是个笨蛋来的,但不看荐股报告,无论买方或卖方。但我也是人,需要一些安慰剂和切实的专家意见。上面的东西,就是我的安慰剂专家意见。
下次再拿林州重机提供另外一种思路。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