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溢余现金

2014-01-05 14:56阅读:
文/汪一凡

“赚钱”真身重新出山
我们有必要回到商业活动的根本目标,即人们常识中的“赚钱”上来。但我们回避不了的关键问题是,怎样才算赚到钱呢?
无论如何,公司是由一个或几个项目构成的,我们只设想其中某项目的全过程,先来建立关于“赚钱”的信念。
开始时是投资期,先要大把花钱,基建、安装设备,培训员工,等等,直到投产为止。
此后开始会有现金收入,当然也会有相应的现金支出,经过一定的期间(例如1年),当本期的现金收入超过了现金支出,这多出来的部分就是项目在今年内赚到的钱,故且称之为“本年溢余现金”吧。当然,这只是1年内赚到的,离收回投资还早着呢。
这样的过程持续下去,总会达到某一天,到这一天为止,各年的溢余现金总和会超过原始的投资额,这时候就叫收回投资了,“本钱”都收回来了。
从这一天开始再往下算,直到项目停业清盘为止,这期间的全部“溢余现金”,就是在这个项目上所赚到的全部钱了。如果不考虑此期间有没有通货膨胀,这样的算法是无可置疑的。所以,原美国会计学会会长井尻雄士教授在《现金流会计及其结构》中认为:“毋庸赘言,现金流是商业的根本目标,企业可以持有各类资产,但它持有这些资产的目的,总可归结为现金流的目标,即,我们现在投入现金,是为了将来收回比所投入的更多的现金”。他在这里提出了虽朴素却大彻大悟的思想,即“收回高于投入的现金”才是商业活动至高无尚的目标,而绝不是“净利润”!
读者可能笑了,所有的商业行为,哪怕是卖菜的
、卖肉的、卖茶叶蛋的,不都是这样算的吗?但是,公司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比如,现金来源多种多样,时进时出;项目有多有少,时开时停,等等。要算出赚了多少钱,可能在当年并不容易,要没有这个“难言之隐”,会计也不会误入“净利润”歧途,直到全行业落入今天的悲惨困境了。
为了找到“赚钱”的算法,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现金收付实现制”自然进入我们的视野,所谓“现金收付实现制”,是注重某一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差额,以此作为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但是,“现金收付实现制”有个毛病,是把当期从股东和债权人处收到的现金也算在内,范围失之于过宽,当前股市上流行的“每股现金流量”指标就是这种概念的余脉。应当承认,能够说服股东追加投资,能够说服债权人愿意放贷,当然也是本事,但不能算是多了不起的本事,自己赚出钱来才是公司管理层的真本事。所以,这种泛化的指标除了可以“忽悠”完全外行的股民外,实际上没有多大的分析作用,这也是现金收付实现制终于被淡忘的原因吧。
“似曾相识燕归来”。哲人告诉我们,当事物回复到原来的表面现象时,往往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螺旋式地上升了。而不是回到原地踏步不前。尽管百年轮回之后,“现金制”重新出山,却是已非昔日风貌,作者在此提倡的,作为确认“是不是赚到钱”基础的,是“内生性”的“现金收付实现制”,而不是过去“内外通吃”的“现金收付实现制”。也就是,经过一个时期,先剔除本期内来自股东的现金变化额,以及来自债权人的现金变化额之后,公司自主运营而产生的现金增量,这就叫做“赚钱”了。
它的计算思路也很简明。在《原来会计可以这么学》里,已经介绍了现金流量表的精确编制原理,在现金流量表主表里,可以看到,有四大版块,构成公司的全部现金流,即: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把公司看作是一个“现金池”,刨除“(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其余的三大版块就是公司自己在本期赚到的钱,也就是说,股东追加投资和债权人提供贷款都不能算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内生性”现金流增加了,才算自己赚到了钱,我们称之为“溢余现金”。其中,在现金流量表主表上的项目“支付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代表已经分派、已经从现金池“溢出”的部分,其余的是还未分派、还“余留”在公司的部分。

所谓“溢余现金”,就是公司靠自己的努力,经过一段时期后多赚出来的现金。本质上,现金流会计所倡导的,是赚到的钱如数分给股东。想扩大投资了,再说明理由,请股东追加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尝到甜头的股东当然乐见其成,气氛将是温馨和谐的。相形之下,应计制下股东只能看到天上高悬的“净利润”大饼,却老是见不到现金,是极其不得人心的做法。所以,要回答公司是不是赚到钱了。理想的状态是在本期内,公司没有追加投资,保持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那么到了期末,该收到的钱大抵都收到了,该付的钱也大抵都支付了,手中多出来的现金就是赚到的钱。这是投资者最想知道、最想得到的,也是被投资公司的天生义务。道理很简单,如果连本期“是不是赚到钱”都回答不了,继续追加投资的理由何在?
由于赚钱才是硬道理,我们需要有个类似的现金流指标来对照,让净利润原形毕露,无路可走,那就是“净赚钱”指标。
原型指标和替代指标
对比项目 原型指标 替代指标 因替代指标而可能造假
食品行业 蛋白质含量 含氮量 三聚氰胺、尿素、……
会计领域 溢余现金 净利润 虚增收入、递延费用、……

长期以来,股市上有个糊涂观念:正在大把烧钱投资的公司才是高速成长的公司。可是,人类常识告诉我们,考察公司业绩的指标只能是“赚了多少钱”,而不是“作了多少投资”,因为这些投资的最终目标还是“赚钱”:无论怎么折腾,最后都要交代“赚钱的没有”。所以,真正高速成长的公司只能是“越来越赚钱的公司”,赚钱才是硬道理!
任何投资在没有变现以前,总是存在风险的。就像“一个鸡蛋的家当”故事,听起来很美,要害是忽略了致富的前提,那就是整个过程中,无论是蛋还是鸡都能很顺当地相互转化,没有“鸡飞蛋打”的现象发生,一直到现金“落袋为安”为止。考察公司是否赚钱,要和一定的期间相联系。对于已经进入正常运营的公司,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考察周期就是适当的。我们当然愿意相信公司的投资将来会赚出钱来。但无论如何,如果:
公司在过去的1年中确实没有赚出钱
公司在过去的2年中确实没有赚出钱来
公司在过去的3年中确实没有赚出钱来
…………
公司在过去的n年中确实没有赚出钱来
这更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在赚出钱来以前,这些公司是没有资格被称颂的。而且不赚钱的周期越长,人们就越有理由怀疑该公司是个现金黑洞,这就需要公司管理层想法设法来“自证清白”。可是,除了让传说中已经赚钱的资产实实在在地生出钱来以外,这个证明的难度太大了,因为把现金花出去,是人人都会做的;把现金真正赚进来,就不是人人都有这个本事了!以下的两个等式,怎么让人相信自己就偏偏是属于第一个等式,而不是第二个等式?!
(1)公司正在大把花钱=公司正在快速扩张
(2)公司正在大把花钱=公司是个现金黑洞
股市上只会用“大把烧钱”来表现“高速成长”,却老是避谈“是否赚到了钱”,是绝不可取的。理想的发展路线是:在现有项目上尽快提升赚钱效能,用形成的“造血功能”扩大再生产或支持新的投资项目,新的投资项目又尽快开始赚钱……由此进入“越来越赚钱”的良性循环,不断地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公司“高速成长”的标志。

设计“溢余现金表”
如上文所述,把(1)、(2)、(4)三个板块加在一起,减去第(3)板块中的项目“支付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就是未分派溢余现金,极其简明。不过,为了能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有必要把这些主表项目重新编排。
如果从“内外有别”的角度,把内生性溢余现金区分为“自营活动溢余现金”和“对外投资溢余现金”两大类的话,可以感觉到,现金流量表主表在设计上有个误导之处:似乎只要购买原材料,发放工资和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就能够得到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了。其实不然,就连卖茶叶蛋,都还要先支个炉子架口锅才能开张呢。也就是说,为了完成自营的经营活动,也需要配套设施如厂房机器等的支持,而经营配套设施也会产生现金流量。因此。“自营活动溢余现金”应当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汇率变动对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产生的影响”三个项目所构成,才是严密的。其中,“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是现金流量表主表中现成项目,而是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板块中挖出来的两项,即“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以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仔细地考察可以看到,这两项并不是真正的对外投资,而是自营业务需要用到的,它们组成“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设计出的“溢余现金表”如下所示,该张表就是如何从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开始,通过重新编排,转换得到“溢余现金表”的算法。主表通过这样的重新编排后,就“增值”了,可以清晰地看出,企业的自营活动产生了多少的增值现金,对外投资活动产生了多少的增值现金,汇率变动对现金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本期未分配的“溢余现金”有多少,已分配的“溢余现金”有多少,总溢余现金有多少等,而这些数据,在应计制下是从来也得不到的,由此可见现金流量表,从而是“溢余现金表”的重要性。
溢余现金表
项目
现金流类别及备注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 原报表数据直接填入
(二)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指(A)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
(三)自营活动溢余现金 =(一)+(二)
(四)对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原报表数据扣除(A)后的余额
(五)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原报表数据直接填入
(六)未分配溢余现金合计 =(三)+(四)+(五)
(七) 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该流出本属溢余额,应取正号加回
(八)本期溢余现金合计 =(六)+(七)

现以大秦铁路2008年报为例,说明怎么设计溢余现金表
大秦铁路2008年合并现金流量表关键数据如下(单位:亿元人民币,下同)

项目
2008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A) 87.47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B) -79.06
其中: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C) 0.13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D) -79.35
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E) -39.1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F) 0
那么可以据此设计出这一年的溢余现金表如下:
项目
说明
余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填入(A)对应的数值 87.47
(二)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填入(C)+(D)对应的数值 -79.22
(三)自营活动溢余现金 填入(一)+(二)对应的数值 8.26
(四)对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填入(B)-(二)对应的数值 0.16
(五)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填入(F)对应的数值 0
(六)未分配溢余现金合计 填入(三)+(四)+(五)对应的数值 8.42
(七) 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填入(E)对应的数值 -39.1
(八)本期溢余现金合计 填入(六)-(七)对应的数值 47.52

应用 “溢余现金表”实例
我们将2008年上交所排名前20的上市公司中,属于一般企业的8家公司(不包括中国联通)的“溢余现金表”整理如下表。(单位:亿元人民币)
表1 中石油
项目
余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768.03
(二)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235.28
(三)自营活动溢余现金 -467.25
(四)对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2.68
(五)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1.12
(六)未分配溢余现金合计 -395.69
(七) 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603.48
(八)本期溢余现金合计 207.79

表2 中石化
项目
余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84.04
(二)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79.73
(三)自营活动溢余现金 -795.69
(四)对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8.75
(五)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0.79
(六)未分配溢余现金合计 -815.23
(七) 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272.35
(八)本期溢余现金合计 -542.88

表3 中国神华
项目
余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42.26
(二)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64.56
(三)自营活动溢余现金 77.7
(四)对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08
(五)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0
(六)未分配溢余现金合计 89.78
(七) 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161.94
(八)本期溢余现金合计 251.72

表4 中国远洋
项目
余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33.78
(二)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0.66
(三)自营活动溢余现金 83.11
(四)对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7.69
(五)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11.76
(六)未分配溢余现金合计 13.65
(七) 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149.21
(八)本期溢余现金合计 162.87

表5 中媒能源
项目
余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9.75
(二)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2.03
(三)自营活动溢余现金 17.72
(四)对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27.61
(五)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1.32
(六)未分配溢余现金合计 -211.21
(七) 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15.83
(八)本期溢余现金合计 -195.38

表6 大秦铁路
项目
余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7.47
(二)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9.21
(三)自营活动溢余现金 8.25
(四)对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0.14
(五)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0
(六)未分配溢余现金合计 8.4
(七) 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39.1
(八)本期溢余现金合计 47.51

表7 兖州煤业
项目
余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2.03
(二)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0.25
(三)自营活动溢余现金 41.78
(四)对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11
(五)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0.49
(六)未分配溢余现金合计 37.16
(七) 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8.66
(八)本期溢余现金合计 45.83

表8 宝钢股份
项目
余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3.00
(二)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63.52
(三)自营活动溢余现金 -10.52
(四)对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32
(五)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1.82
(六)未分配溢余现金合计 -9.03
(七) 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92.51
(八)本期溢余现金合计 83.47

这8家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最高的是中石油,1768亿元;最低的是兖州煤业,72亿元,都是相当可观的。但是,从“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看,每家公司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投资饥渴”症状,后者对前者的倍数,最高的是中石化,3.80倍,最低的是兖州煤业,也有0.42倍,也正因此,两者相抵后,从“自营活动溢余现金”来看,这些公司大抵所余无多,甚至还有负数的,说明是“边生产,边建设”,赚到的钱又用出去了。综合考虑“对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后,还有4家公司的“未分配溢余现金”为负数。最后,连同已经发放的“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加回来,“本期溢余现金”最高,即赚钱最多的是中国神华(252亿元),其次是中石油(208亿元)。而“本期溢余现金”低至为负数,即2008年根本不赚反而亏蚀了现金的,有中石化(-543亿元)和中煤能源(-195亿元)。这意味着,这两家公司的“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是用外来的权益性现金,即用股东和债权人自己的钱来发放的,实际上是“不想活了”的自我清算行为,“庞氏骗局”也是这么玩的!可见,缺少现金流会计信息的匡正,很容易就玩过头了。
任何投资都是面向未来,都是有风险的,如果这些上市公司不是那么热衷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追加投资,“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就会大幅度降低,交出来的答卷“自营活动溢余现金”必然很漂亮,股东能得到的现金分红必然可观,对缓解国家财政,对提振股市信心,将起到极大的作用。事实上,公司一旦上市,给人的印象是其业态和经营模式已经成熟,为股东赚出钱来才是正事,现在都赚不到钱而到处投资,谁会相信你将来就能赚钱了?这就是溢余现金表,从而是现金流会计带给我们的重要观念变化。
当然,溢余现金表作为总括性报表,是将上市公司视为单一“现金池”来看待的,只能提供粗略的、方向性的图景,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对每家公司的投资行为作个性化的分析解读,大致会有如下的原因:
第一,战略上的需要。例如,我们从资产负债表注意到中石油的“油气资产”在2008年有663亿元的增量,此类对资源的战略投资当然势在必行。
第二,现代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多元化。可能有些项目已经在赚钱,有另一些项目还在花钱,两下相抵,总体表现为不赚钱,这可以通过“溢余现金分部报告”来分别体系。但无论如何。请注意两者在溢余现金表上的平衡关系,别忘了,能够和公司高管一样高瞻远瞩的股东属于“凤毛麟角”,“凡夫俗子”更关心的是短期利益。
第三,不持续追加投资就无法生存。此类公司已经处于恶劣的竞争环境中,只能不断地接受“输血”才能维持下去,这是投资者最应该防范的。如果从连续几年的溢余现金表都看不到有赚钱的迹象,就要考虑该公司是否大势不妙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