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的“弱者思维”和“强者思维”
2021-08-07 06:26阅读:2,075
投资中的“弱者思维”和“强者思维”
2021-08-07 来源: 作者:陈楚
陈楚
投资是一项高智商活动,尤其需要在思维上不断进化,在实战中练就投资者自身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和盈利模式。就思维模态而言,大家经常提及的是两种思维,即“强者思维”和“弱者思维”。到底如何定义这两种思维,不一而足、各有己见,但实际上,这两种思维又是辩证统一的,学会利用好投资中的“弱者思维”与“强者思维”,对于我们做好投资,大有裨益。
“强者思维”
与“弱者思维”
投资中的强者思维,实际上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比如我们买股票时,往往应该买走得强的股票,当然明显处于顶部区域的股票不在讨论之列,因为只要大市没有走坏,强者恒强是永恒的规律。比如今年以来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半导体等,都是强者恒强,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相反,地产、银行、保险等板块的股票,今年以来基本上跌跌不休,弱者更弱,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遗憾的是,很多投资者在看到某只股票跌得稀里哗啦时,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股价跌出了足够的安全边际,到了进场捡便宜货的时候了!比如某龙头保险股,这一两年跌到谷底后还在继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续挖坑,但此前多少年都是热门股和大牛股,很多投资者就觉得这只龙头保险股跌透了,逢低买入的人不少,有的投资者甚至还重仓进入,想好好地收割一波强势反弹的成果。但残酷的现实是,这只保险龙头股持续下跌,很多投资者抄底抄在了半山腰上。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买股票的时候,要有强者思维,因为持续下跌的股票,大多是因为基本面发生了质的变化,投资逻辑逆转了,这个时候急着去抄底,极有可能抄在半山腰上。相反,在A股机构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的当下,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业绩增长预期强的优质股票,会持续受到机构的青睐,获得超预期的估值溢价。
这就好比俗语说的“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在市场的有效性越来越强的今天,好的股票估值便宜,要么是熊市,要么是公司遭遇黑天鹅,如果是在结构性的牛市和系统性的牛市环境下,好的股票大概率是强者恒强的走势。
所谓弱者思维,主要是指作为散户投资者,我们要认识到自己能力圈是极其有限的,我们的认知在市场面前永远是极其有限的,所以要认识到自己的“弱”,要学会敬畏市场。
如何“以弱胜强”?
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机构资金和这些机构的研究实力相比,我们散户投资者明显处于弱势,而且还面临信息获取的弱势,这些都是我们的“弱”。
比如基金等机构都有很强的投研队伍,还有卖方分析师提供及时的服务,除此之外,机构还有扎实的产业资源,可以向产业界的资深人士甚至是顶尖人士咨询,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非常丰富,“朋友圈”也大多是投资高手,从这些方面来看,散户投资者似乎只有失败的命,因为实在看不出散户能够胜过机构的因素。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最典型的是熊市里面,机构资金在股票仓位一般要有60%的最低要求,而我们散户可以随时清仓,在仓位上,散户可以机动灵活,这是机构的仓位管理无法比拟的。再比如某只股票我们高度看好,公募基金有“双十”的限制,单只基金持仓某只股票的比例,一般不能超过基金资产的10%,如此一来,基金就无法最大化地获取大牛股持续上涨的收益。
相反,中小投资者如果超级看好某只股票,最激进的投资方法,完全可以全仓买入,也就是“all
in”,这个时候散户投资者就可以“以弱胜强”。
船小好调头!机构调仓换股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流动性,比如某只股票卖多了,就可能带来股价跌停,而散户基本上不存在这种问题,如果不看好某只股票,完全可以一把梭全部卖掉。
所以,投资中的强者思维与弱者思维,并非截然对立、水火不容,中小投资者不妨在实战中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持续做到“以弱胜强”。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