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编程浪子微信公众号:编程浪子的投资世界
刚看到这则消息,复星国际以66亿港币的代价获得青岛啤酒17.99%的股权,貌似郭同学已经签字画押,没得反悔了。
本来复星国际投资什么,不投资什么这种具体事件我一般也不太关心,我只关心复星是否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这只封闭基金价格相对于净值是否有足够的折扣,基金经理是否仍旧充满热情拼了老命在干活,能力是否仍旧优秀。
但这单生意却勾引起我关注的兴趣。因为首先第一个感觉这个生意方向是我喜欢的,复星国际这类以保险浮存金等长期低成本资金为负债端的投资平台公司,就应该投资那些长寿的快消品品牌企业,而青岛啤酒显然就是这样一个标的。其次这次投资不是财务投资,而看上去更像一个战略入股,而且数额确实还蛮大,这就值得好好看看了。
那么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生意是否划算。
无论财务,还是战略,投资无外乎看两方面,一是是否便宜,即是否低估,二是是否优秀,即质地是否好。
先看是否低估,以66亿这个价格获得18%的股份,获得的市值为100亿左右,即打了个66折,要以某些投资时日以天计的人的思维,立马就干赚了34亿港币,多好的事,还分析啥。但我们不能这么看,这是一只无到期日的封闭基金,我们还得看长远些不是。那么这个价格意味什么呢?简单计算,即买入市净率为1.7倍。市净率1.7倍是什么水平,低还是高?简单看一下历史估值,按年统计青岛啤酒历史平均市净率大约在4倍,最高9.08倍,最低1.61倍,不过这最低估值还是20多年前的事,最近10年最低也有2.32倍。也就是说无论从哪个时期看,这个1.7倍基本就是铁底价格,不是清仓大甩卖,不可能有这个价格。而且还一次性搞定这么大一笔,所以毫无疑问,买入价格是很划算的,甚至可以说捡了个大便宜。而且还是从日本人手上买的,HOHO,我心激荡。不知道郭同学用了什么招,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更大的老板”的帮助,这就不得而知了。
再看看质地。先定性,青岛啤酒100多年的历史了,2017年最新评估品牌价值1000多亿,典型的品牌长寿企业。再定量
刚看到这则消息,复星国际以66亿港币的代价获得青岛啤酒17.99%的股权,貌似郭同学已经签字画押,没得反悔了。
本来复星国际投资什么,不投资什么这种具体事件我一般也不太关心,我只关心复星是否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这只封闭基金价格相对于净值是否有足够的折扣,基金经理是否仍旧充满热情拼了老命在干活,能力是否仍旧优秀。
但这单生意却勾引起我关注的兴趣。因为首先第一个感觉这个生意方向是我喜欢的,复星国际这类以保险浮存金等长期低成本资金为负债端的投资平台公司,就应该投资那些长寿的快消品品牌企业,而青岛啤酒显然就是这样一个标的。其次这次投资不是财务投资,而看上去更像一个战略入股,而且数额确实还蛮大,这就值得好好看看了。
那么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生意是否划算。
无论财务,还是战略,投资无外乎看两方面,一是是否便宜,即是否低估,二是是否优秀,即质地是否好。
先看是否低估,以66亿这个价格获得18%的股份,获得的市值为100亿左右,即打了个66折,要以某些投资时日以天计的人的思维,立马就干赚了34亿港币,多好的事,还分析啥。但我们不能这么看,这是一只无到期日的封闭基金,我们还得看长远些不是。那么这个价格意味什么呢?简单计算,即买入市净率为1.7倍。市净率1.7倍是什么水平,低还是高?简单看一下历史估值,按年统计青岛啤酒历史平均市净率大约在4倍,最高9.08倍,最低1.61倍,不过这最低估值还是20多年前的事,最近10年最低也有2.32倍。也就是说无论从哪个时期看,这个1.7倍基本就是铁底价格,不是清仓大甩卖,不可能有这个价格。而且还一次性搞定这么大一笔,所以毫无疑问,买入价格是很划算的,甚至可以说捡了个大便宜。而且还是从日本人手上买的,HOHO,我心激荡。不知道郭同学用了什么招,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更大的老板”的帮助,这就不得而知了。
再看看质地。先定性,青岛啤酒100多年的历史了,2017年最新评估品牌价值1000多亿,典型的品牌长寿企业。再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