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年底,我曾经发过一篇博文《要质量还是要便宜?--投资时长、ROE与收益率区间的关系简析》,从理论上
分析了投资时长和ROE与收益率的关系。并得出结论:预期可以持有越久的公司,也就是越等得起的公司,我们应该越看重其roe的数值,而预期等不起的公司,我们应该越看重估值,期望在短期就能靠估值获利走人。
今天为什么又要“再”谈呢?因为那毕竟只是从理论计算上得出的结论,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今天再从实践上谈一谈这个话题。正好我这里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实践案例,可以当实例用来说明。这个案例发生在6年前,从时间上勉强够了,主角是腾讯控股和民生银行,恰好一个代表质量,一个代表便宜。我当时也发了一篇短文记录此事(可参看我2012年的博文《今天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卖出腾讯,买入民生H》)。我们来看看原文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2012-09-15 08:41:41)[编辑][删除]
转载
今天为什么又要“再”谈呢?因为那毕竟只是从理论计算上得出的结论,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今天再从实践上谈一谈这个话题。正好我这里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实践案例,可以当实例用来说明。这个案例发生在6年前,从时间上勉强够了,主角是腾讯控股和民生银行,恰好一个代表质量,一个代表便宜。我当时也发了一篇短文记录此事(可参看我2012年的博文《今天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卖出腾讯,买入民生H》)。我们来看看原文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