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看到一篇文章,盘点了所有成立于1664点之前基金到目前(2018-11-14)这十年的收益。
结果显示:
“从公募基金表现看,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成立于2008年10月底之前的292只股票型基金,截至2018年10月底,171只基金总回报超过100%,其中38只基金总回报超过200%,8只基金总回报超过300%。”(数据不保证准确性,可参见原博文《成立于1664点的基金怎样了?8只总回报超过300%》)
结果还是让人颇有感触,其实是颇感意外:
意外一:公募基金总体收益还算差强人意的,有超过一半的基金收益超过100%,也就是年化超过7%,比债券还是强点的,至少比大部分散户自己炒强多了。
意外二:假设数据正确的话,这么多基金,最高的收益只有347%,年化16.15%,要知道这是292只股票型基金中优中选优选出来的第一名,就算排除幸存者偏差超级利好(也就是说就算这10年大家都不是幸运者),也感觉实在是低了点。
突然间,我想到假设有一名没有时间研究的散户也是从那一天简单买入兴业银行(MOON基金的长期第一大重仓股),一直持有至今,和这些基金相比结果如何呢?
于是我找到了兴业银行的收益表如下:
结果显示:
“从公募基金表现看,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成立于2008年10月底之前的292只股票型基金,截至2018年10月底,171只基金总回报超过100%,其中38只基金总回报超过200%,8只基金总回报超过300%。”(数据不保证准确性,可参见原博文《成立于1664点的基金怎样了?8只总回报超过300%》)
结果还是让人颇有感触,其实是颇感意外:
意外一:公募基金总体收益还算差强人意的,有超过一半的基金收益超过100%,也就是年化超过7%,比债券还是强点的,至少比大部分散户自己炒强多了。
意外二:假设数据正确的话,这么多基金,最高的收益只有347%,年化16.15%,要知道这是292只股票型基金中优中选优选出来的第一名,就算排除幸存者偏差超级利好(也就是说就算这10年大家都不是幸运者),也感觉实在是低了点。
突然间,我想到假设有一名没有时间研究的散户也是从那一天简单买入兴业银行(MOON基金的长期第一大重仓股),一直持有至今,和这些基金相比结果如何呢?
于是我找到了兴业银行的收益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