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也说兴业向“战略”投资者的低价定增

2012-03-06 15:23阅读:
兴业银行(601166)定向增发的公告昨晚出炉,网上已有不少点评的文章。俺没有兴业银行,银行股目前仅持工行。隔岸观火,随便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中国银行业改革许多年过去了,有一个问题总是经常的、不断的被大家所提及。我们的银行极其严重的依赖于存贷业务,靠吃息差过活。行长们的访谈总说我们要降低资本消耗,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际情况是大家都在想尽各种办法扩大贷款规模。贷款业务的资本消耗很快,资本充足率轻松地逼近甚至越过监管红线,融资因而成为常态。下表1按升序列示2011年中期各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12011H1各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
股票代码
公司名称
资本充足率
000001.SZ
深发展
10.58%
600016.SH
民生银行
10.73%
601818.SH
光大银行
10.82%
600036.SH
招商银行
11.05%
601166.SH
兴业银行
11.22%
601998.SH
中信银行
11.40%
600000.SH
浦发银行
11.50%
601288.SH
农业银行
11.91%
601328.SH
交通银行
12.20%
601169.SH
北京银行
12.27%
601398.SH
工商银行
12.33%
601009.SH
南京银行
12.43%
601939.SH
建设银行
12.51%
601988.SH
中国银行
12.95%
600015.SH
华夏银行
13.32%
002142.SZ
宁波银行
14.62%
这些上市银行中兴业给投资者留下的印象是对股东比较负责,通过股权方式融资少。07年初IPO融资近160亿元以来,只发生过一次股权融资:20105月以配股方式融资近180亿元。兴业近3年比较重要的融资还包括:099月、106月两次发行次级债100亿元,2011年底发行小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300亿。所以兴业近日突然抛出定向增发方案,出乎我的意料。不知道有木有出乎其他人的意料?俺只能代表自己,代表不了其他人。说句废话吧,俺虽然代表不了别人,却可以被别人所代表。比如现在,某人正代表着我开人大会议。
兴业此次增发价格12.73/股,为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符合定价下限之规定,很严格的符合着。对应的2011Q3PB1.3倍。这一“低价”也为广大投资者所诟病。关于定价,俺的一贯观点是“如果公司管理层理性且抱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就把这个交给他们去判断吧”。注意前提。毕竟,选择好的时间窗口、定出合理的价格,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对管理层,都不是容易的事。但这并不表示管理层可以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既然有市场价格做参考,随行就市不就ok了吗?这种想法意味着只要按照市场价格,无论其高低增发或回购都是合理的。这是管理层偷懒、不作为的一种表现。
回到兴业。兴业的定增价是不是低了呢?2010年兴业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5亿元,2011年前3季度这个数字为188亿元,简单平均所得的季度盈利为63亿。假定兴业保持这一盈利能力(很保守的估计),本次增发在今年第3季度完成,届时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将达到12.24元,增发PB接近1倍。对一家ROE25%的银行,这一价格确实低廉。对照表1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兴业高于同为股份制银行民生、光大、招行,我们很难理解兴业为什么如此急吼吼的抛出这一低价增发方案。
或者是因为像中国人保、中国烟草这样的“战略”投资者可以给兴业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前几天兴业刚停牌的时候就看到有媒体和投资者在讨论诸如中国烟草能给兴业银行带来多少多少存款的问题。看到这样的讨论,我只能说这些人是外国人而不是中国人,他们习惯用手指去数新增存款而不会用大脑思考问题。这些想法n荒唐。这让中国烟草系统内各路管资金的神仙情何以堪?谁动了他们的奶酪他们会拿刀子出来和谁拼命,不是么?说点近的,建行股改的时候中国三峡总公司就成了建行的股东,建行一劳永逸的获得了三峡的所有(或者说大部分)业务了么?中国移动入股浦发,浦发除了获得增资资本,大量的业务都转过来了么?几大国有大行重组改制之初,也引入了美国银行、高盛、淡马锡等海外战略投资者,现在它们大部分赚得盆满钵溢卖完股份全身而退了。几大行原期望从它们获得更多的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我的了解是这方面成效寥寥。兴业有希望从人保获得什么管理经验或者协同效应么?在我看来,中国人保、中国烟草只是普通又普通的财务投资者而已。这样的低价定增有意义么?
综上,我反对兴业以目前的价格搞定向增发。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