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博友问答5:康美大存大贷背后可能存在庞氏骗局

2012-12-29 13:45阅读:
博友@首席侦察员 问到“康美在账上有60多亿现金的同时,借款近50亿,这不是在为银行打工吗?许冬瑾称为了维护与银行的关系,这种说法合理吗?老师怎么理解的?
查看了一下数据,这位朋友说的应该是2011年的情况。2011年末康美账面现金63.2亿元,付息债务49.9亿元。付息债务由四部分组成:短期借款10亿、1年内到期借款3.4亿、长期借款4亿、以及应付债券32.5亿。年报财务费用附注显示,康美
2011年利息支出2.69亿元,利息收入0.66亿元,差额2.03亿元。这2个多亿不是给银行(当然也包括债券持有人)送钱吗?因为如果以更多的现金偿还借款,或者公司不进行那么多的债务性融资,这部分利息是可以省下来的。以2个多亿的代价来维护银行关系的说法,显然也是一种藉口。
那么大存大贷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原先没有思考过。我不得不在自己脑子里翻江倒海,搜索出了一些一鳞半爪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与银行有关。
一家很小的民营企业的老板,10月份时去找银行运作100万贷款。这100万为一年期短贷,每月还本付息。资金主要为了年底给自家工地上的包工头、农民兄弟发工资过年。新建的项目到建成投产、产生效益尚需时日,还本付息需要的真金白银现在只能从老项目里出。通过与银行信贷人员的交流,小老板得知,按照他的情况,稍微多贷点,贷150万没有什么问题。他也倾向于多贷点,这样除了发工资用的100万,他还能多出来一些钱,前几个月还本付息的钱就有了,可以稍微减轻下压力。也就是说,他可以用多贷出的钱,来还本付息。他还想把还款的期限拉长为3年,银行拒绝了他的要求。他是一位谨慎的人,觉得钱反正要在12个月内还清,多贷意思不大,贷得多利息也多。最终他以12%利率贷了120万。
另一家央企,要搞一个几十亿的大项目,手里拿着国家发改委的项目批文。这家央企不用怎么求着银行,多家银行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接受他们的贷款。这时候央企可以和银行谈谈条件,其中一条是:银行给予项目一个总的贷款额度,但企业真正使用贷款时才认为贷款放出,开始计息。这个总的贷款额度不同于一般的授信额度,企业在额度内直接使用贷款就行。这种情况下,银行的贷款直接以工程款、设备款等支付出去了,甚至从来不会变成公司的现金。
上两个例子我们都看不到大存大贷的情况,因为正常思维的人不会干大存大贷的傻事。不过,如果第一个例子的小老板是融资运作的高手,敢于大胆地编造能迎合银行胃口的报表,而且和银行的关系很铁,情况将大不相同(发债要求与会里的关系很铁,呵呵)。他不会只是贷120万的款,而会贷比如101200万的款。还款期限长点更佳,比如为5年。5年中的某个时点,一定会运作一笔更大、比如说2400万的贷款。放款规模的扩大、还款期限的延长,这两方面因素叠加,就会出现大存大贷的情况。庞氏骗局就这样出来了。上两个例子中企业希望项目尽快上马产生效益、可以还本付息。在庞氏骗局情况下,企业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项目延期、超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大存大贷通常意味着庞氏骗局,但也不要绝对化。比如企业正在进行一项大的收购,贷款已到位但尚未支付,报表会出现临时性的大存大贷。一家公司大存大贷的状况在数年内一直存在,那么庞氏骗局的可能性更大。不知道上述的分析有没有逻辑漏洞?请盆友们教我~
具体分析一下康美,见下表1
1:康美大存大贷情况 单位:亿元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H1
货币资金
0.7
1.1
0.9
0.5
7.1
15.2
14.8
19.9
27.6
63.2
58.6
付息债务
1.7
2.1
2.8
1.6
5.0
3.8
11.9
16.7
28.5
49.9
52.9
2007年前,康美基本没有大存大贷的情况,2008年以后这一现象变得突出。周刊上《康美谎言》提及的康美造假的种种证据,也始于这一年。不知道这是不是巧合,此时开始康美走上了庞氏骗局的不归路?
再看一下康美历史上最大一次债券发行的情况。2011年年中,康美发行近25亿元债券。其中约一半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另一个约12.2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这与上文已经成为融资高手的小老板的操作手法很相似。
关于项目延期、严重超支的情况,可以参看@chris9207 的文章http://xueqiu.com/6850139868/21997188。不再赘述。

综上,康美大存大贷的背后,很可能存在庞氏骗局。这是俺对网友提问的答复。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