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没有写博客了,原因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快,来不及停下来仔细消化咀嚼。
首先是盼望已久的行情终于到来,我们的研究成果有机会得到检验。这是我们检验“风险收益配比模型”阶段性突破的首场战役,对我们至关重要!过去五、六年来,我们优秀的风控能力已经表明,我们在宏观趋势和判断股票市场长周期方面在国内具有很强的领先优势。最近,随着我们投资团队体系的成熟,我们的“风险收益配比模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以来,我们在股票市场的中周期判断和投资时钟轮动方面也多次模拟成功。本次久违的行情,正是我们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的最佳时机,初步结果证明,我们加仓至六成以后,整个组合几乎没有承受任何下行风险,就实现了几乎和指数同步上涨的收益。
其次,新基金法出台,相关政策好到不可思议,我们该怎么办?本来我们只希望在基金法出台之后,能够实现私募基金的法律主体地位,可以堂堂正正的做私募。没想到,监管部门一纸文件搅乱行业一池春水,私募公司居然也可以申请做公募业务了。由于星石公司基本符合条件,顿时有很多人来问,你们想不想申请做公募?我们都是从公募出来的,当然也想再回去,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
在私募行业这五、六年来,我们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心路历程。第一个阶段是失落。我们都是公募基金职业经理人出身,到了私募行业才知道,在国内,私营小公司的平台是多么低下,原来在公募的金融牌照是多么有用。第二个阶段是融入。我们既然已经辞职出来,没有退路,只能适应。我们发现,由于我们既没有法律主体地位,又是个私营公司,因此在这个行业里生存,除了把业绩做好,别无他路。五、六年来,我们股东从来没有分过红,每年把所有的盈利都重新投回公司,全力打造一只国内独有的“追求绝对回报”投资团队。在业内也渐渐的有了声誉。第三个阶段是反思。感谢国内财富管理领域的大爆发,私募行业的春天提早来临,如果说2010年国内私人银行大举介入私募行业,把私募行业带入了公众的视野,2012年底新基金法的诞生,又为私募行业壮大发展带来根本性推动。但是,作为经历过公募和私募的老基金从业人员,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能力有多大?
我们曾经受到了很多诱惑:有做H股的诱惑,有做PE投资的诱惑,有做定增产品的诱惑,有做债券产品的诱惑等等。每一次都看似前景美好、收益颇丰,我们每一次都反复问自己,我们的能力有
首先是盼望已久的行情终于到来,我们的研究成果有机会得到检验。这是我们检验“风险收益配比模型”阶段性突破的首场战役,对我们至关重要!过去五、六年来,我们优秀的风控能力已经表明,我们在宏观趋势和判断股票市场长周期方面在国内具有很强的领先优势。最近,随着我们投资团队体系的成熟,我们的“风险收益配比模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以来,我们在股票市场的中周期判断和投资时钟轮动方面也多次模拟成功。本次久违的行情,正是我们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的最佳时机,初步结果证明,我们加仓至六成以后,整个组合几乎没有承受任何下行风险,就实现了几乎和指数同步上涨的收益。
其次,新基金法出台,相关政策好到不可思议,我们该怎么办?本来我们只希望在基金法出台之后,能够实现私募基金的法律主体地位,可以堂堂正正的做私募。没想到,监管部门一纸文件搅乱行业一池春水,私募公司居然也可以申请做公募业务了。由于星石公司基本符合条件,顿时有很多人来问,你们想不想申请做公募?我们都是从公募出来的,当然也想再回去,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
在私募行业这五、六年来,我们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心路历程。第一个阶段是失落。我们都是公募基金职业经理人出身,到了私募行业才知道,在国内,私营小公司的平台是多么低下,原来在公募的金融牌照是多么有用。第二个阶段是融入。我们既然已经辞职出来,没有退路,只能适应。我们发现,由于我们既没有法律主体地位,又是个私营公司,因此在这个行业里生存,除了把业绩做好,别无他路。五、六年来,我们股东从来没有分过红,每年把所有的盈利都重新投回公司,全力打造一只国内独有的“追求绝对回报”投资团队。在业内也渐渐的有了声誉。第三个阶段是反思。感谢国内财富管理领域的大爆发,私募行业的春天提早来临,如果说2010年国内私人银行大举介入私募行业,把私募行业带入了公众的视野,2012年底新基金法的诞生,又为私募行业壮大发展带来根本性推动。但是,作为经历过公募和私募的老基金从业人员,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能力有多大?
我们曾经受到了很多诱惑:有做H股的诱惑,有做PE投资的诱惑,有做定增产品的诱惑,有做债券产品的诱惑等等。每一次都看似前景美好、收益颇丰,我们每一次都反复问自己,我们的能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