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路上发呆(9)雨崩漫步

2019-09-04 07:45阅读:
(9) 雨崩漫步

记得上一次从香格里拉自驾到德钦,在翻越海拔白马雪山时,路况多少还是有点险的。
但是现在有了隧道,用不着心有余悸地再爬白马山了。当然愿意挑战一下自己或自己好车的,可以不从隧道进去,走边上那条难走的路。
德钦之有名,是因为有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
看梅里雪山最好的地方,是德钦的飞来寺。
飞来寺有寺,但又不仅是一座寺,而是以一条街为核心的一个小镇。如果有人说住飞来寺,并不是真要住在庙里与和尚共眠,而是这条小街的一侧有很多宾馆,另一侧就对着雪山。几乎每个宾馆都有楼上的房间,用来观看初升的太阳照耀雪山的景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日照金山”。
传说是只有幸运之人,才能看到日照金山。有不少朋友,来过几次,甚至在此蹲候一个星期,都未能与朝日相遇。阴暗地推测一下,宾馆主人们大概更希望多几个阴天,尤其是旺季。
我们上次来,非常幸运,尽情欣赏了日照金山的壮美。
这次我们再到飞来寺小街时,已经是下午。小街和几年前来的时候基本没有变化,唯一的是我们上次住的宾馆停业。一了解,才知道,沿街的很多宾馆都歇业,因为这个季节人少。这下我有点迷惑,秋高气爽怎么就成了淡季?
幸好遇到一位小伙,把我们带到他的宾馆,并开了正对着雪山的房间。
虽然到这里的季节不对,但是当天天气很好。从房间里向外看去,明亮的太阳已开始西坠,阳光洒在雪山上,也很美丽。于是我们称其为“夕照金山”。
但是第二天一早,并没有和第一次来时那样,满天霞光,要出太阳。而是天阴雾浓。这也难怪,已经见识过一次了,不可能幸运两次吧!
不过但我们心情并未因此变阴,依然心态良好地说这是雾锁金山。感谢神山让我们欣赏到不同的景致。
早饭之后,便向此行云南的最后一个点——雨崩出发。
在半路上,见到好几位摄影爱好者,在边上的野地里架好了三角架,安好了照相机,等着或许一会儿还能有好运气,能从稍侧的角度拍到日照金山。
对着这些穿着厚厚羽绒服的摄友们招招手,我们继续前进。

雨崩是个村庄,由上下雨崩组成。
这座位于梅里雪山下,海拔高达3000米的古老村庄,很长时间以来,只有一条驿道与外界相连。
可能正是因为景美
路难行,雨崩才被誉为“徒步爱好者的天堂”。
当然,现在已经有路,可供汽车一直开到村口。村口有个停车场,其实也是一道岗,外来车不让再往前走。停车费每天60元。打听了一下,停10分钟也是这个价,9分钟以下免费。如果有哪位能9分钟内在雨崩打个来回,60元就省下了。
往里走不了一会儿,又看到一个停车场,比第一个更大,而且已经停了几辆外地车。怎么进来的?
经过这个停车场,再走两百米左右,就看到一个亭子。亭子里坐了不少人。不少人的意思是,除了十来个粗汉外,还有一位很美丽的姑娘。这美丽可不是对比出来的,而是天生的。
美丽的姑娘是售票员。目前雨崩村还不收门票,但是可以坐车上山进村。亭子外面横七竖八地停了很多辆脏兮兮的SUV。那些汉子就是司机了。
买了票上了车,还有点纤疑惑:路在哪呢?
司机是位瘦而精干的中年汉子,开车极猛。一下就把车冲上边上一堆烂泥。我的天,原来这就是上山进村的路。
路极难走,不仅是泥泞,上下坡多,弯更多,坑坑洼洼,我不得不用手紧紧握着车顶拉手,以免头被颠得撞到车顶。我自以为是开车老手,但眼下这位开起车来奋不顾身的司机,令我觉得其实我还只是菜鸟。
汽车没开出多远,就遇到背着行装的徒步爱好者。他们需要尽可能靠路边站着等候,让汽车通过。因为路宽不足以让汽车与行人从容并肩同行。
要是汽车交会怎么办?答案很快有了。因为正好一辆汽车迎面过来。两边司机鸣着喇叭,对面的车在窄窄的山道上,快速倒退。我们的车一路开过去,在一个稍宽的地方,双方的车都一点点前移,惊心动魄地完成交会。
我们惊魂未定,汽车又马上开得飞快,有好几次急弯时,我觉得车要撞到山壁上了,幸好山神保佑,有惊无险。
司机告诉我们,现在正在修汽车路。大概明年,就有水泥路通到山上了。
前面出现一幢小房子。司机说,可以在这下车,从小路步行到上雨崩。然后再走去下雨崩。如果回头,有车下山。如果不回头,便可一直向前走,从尼农走出去,能到达攀登卡瓦格博峰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沿途都有指示牌。
与司机道别后,我们便沿着小路向上雨崩走去。路很窄。到村里的一路上,有很多民居改建的旅馆、饭庄、小卖铺等等。其实已经很商业化了。
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有个小卖铺的松茸菌不错,价格每500克1100元,居然可以快递到全国任何地方!若写新闻,标题或可以这样写:“‘世外桃源’有快递了!”
不过我们终于没有买松茸菌或任何东西。不是信不过这里的快递,而是觉得前面可能还会有更好的,毕竟这一带都是松茸菌的主要产地。并且以往的经验告诉我,遇到的第一个店铺就购买的话,大多数时候会后悔。
雨崩村很美丽,四面环山,云雾缭绕,一片片金黄的稻田,树林环抱着的村舍。村口小河蜿蜒流过,几头黄牛在河边草地上吃草。完全没有外面世界的喧嚣与躁动,恬静祥和。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video_id':'','video_thumbnail':'','video_url':'','domid':'param-id-24'}' id='param-id-24' class='param-block' style='margin-bottom: 44px; color: rgb(39, 45, 52); font-family: PingHei, 'PingFang SC', 'Microsoft YaHei',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9) 雨崩漫步

记得上一次从香格里拉自驾到德钦,在翻越海拔白马雪山时,路况多少还是有点险的。
但是现在有了隧道,用不着心有余悸地再爬白马山了。当然愿意挑战一下自己或自己好车的,可以不从隧道进去,走边上那条难走的路。
德钦之有名,是因为有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
看梅里雪山最好的地方,是德钦的飞来寺。
飞来寺有寺,但又不仅是一座寺,而是以一条街为核心的一个小镇。如果有人说住飞来寺,并不是真要住在庙里与和尚共眠,而是这条小街的一侧有很多宾馆,另一侧就对着雪山。几乎每个宾馆都有楼上的房间,用来观看初升的太阳照耀雪山的景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日照金山”。
传说是只有幸运之人,才能看到日照金山。有不少朋友,来过几次,甚至在此蹲候一个星期,都未能与朝日相遇。阴暗地推测一下,宾馆主人们大概更希望多几个阴天,尤其是旺季。
我们上次来,非常幸运,尽情欣赏了日照金山的壮美。
这次我们再到飞来寺小街时,已经是下午。小街和几年前来的时候基本没有变化,唯一的是我们上次住的宾馆停业。一了解,才知道,沿街的很多宾馆都歇业,因为这个季节人少。这下我有点迷惑,秋高气爽怎么就成了淡季?
幸好遇到一位小伙,把我们带到他的宾馆,并开了正对着雪山的房间。
虽然到这里的季节不对,但是当天天气很好。从房间里向外看去,明亮的太阳已开始西坠,阳光洒在雪山上,也很美丽。于是我们称其为“夕照金山”。
但是第二天一早,并没有和第一次来时那样,满天霞光,要出太阳。而是天阴雾浓。这也难怪,已经见识过一次了,不可能幸运两次吧!
不过但我们心情并未因此变阴,依然心态良好地说这是雾锁金山。感谢神山让我们欣赏到不同的景致。
早饭之后,便向此行云南的最后一个点——雨崩出发。
在半路上,见到好几位摄影爱好者,在边上的野地里架好了三角架,安好了照相机,等着或许一会儿还能有好运气,能从稍侧的角度拍到日照金山。
对着这些穿着厚厚羽绒服的摄友们招招手,我们继续前进。

雨崩是个村庄,由上下雨崩组成。
这座位于梅里雪山下,海拔高达3000米的古老村庄,很长时间以来,只有一条驿道与外界相连。
可能正是因为景美路难行,雨崩才被誉为“徒步爱好者的天堂”。
当然,现在已经有路,可供汽车一直开到村口。村口有个停车场,其实也是一道岗,外来车不让再往前走。停车费每天60元。打听了一下,停10分钟也是这个价,9分钟以下免费。如果有哪位能9分钟内在雨崩打个来回,60元就省下了。
往里走不了一会儿,又看到一个停车场,比第一个更大,而且已经停了几辆外地车。怎么进来的?
经过这个停车场,再走两百米左右,就看到一个亭子。亭子里坐了不少人。不少人的意思是,除了十来个粗汉外,还有一位很美丽的姑娘。这美丽可不是对比出来的,而是天生的。
美丽的姑娘是售票员。目前雨崩村还不收门票,但是可以坐车上山进村。亭子外面横七竖八地停了很多辆脏兮兮的SUV。那些汉子就是司机了。
买了票上了车,还有点纤疑惑:路在哪呢?
司机是位瘦而精干的中年汉子,开车极猛。一下就把车冲上边上一堆烂泥。我的天,原来这就是上山进村的路。
路极难走,不仅是泥泞,上下坡多,弯更多,坑坑洼洼,我不得不用手紧紧握着车顶拉手,以免头被颠得撞到车顶。我自以为是开车老手,但眼下这位开起车来奋不顾身的司机,令我觉得其实我还只是菜鸟。
汽车没开出多远,就遇到背着行装的徒步爱好者。他们需要尽可能靠路边站着等候,让汽车通过。因为路宽不足以让汽车与行人从容并肩同行。
要是汽车交会怎么办?答案很快有了。因为正好一辆汽车迎面过来。两边司机鸣着喇叭,对面的车在窄窄的山道上,快速倒退。我们的车一路开过去,在一个稍宽的地方,双方的车都一点点前移,惊心动魄地完成交会。
我们惊魂未定,汽车又马上开得飞快,有好几次急弯时,我觉得车要撞到山壁上了,幸好山神保佑,有惊无险。
司机告诉我们,现在正在修汽车路。大概明年,就有水泥路通到山上了。
前面出现一幢小房子。司机说,可以在这下车,从小路步行到上雨崩。然后再走去下雨崩。如果回头,有车下山。如果不回头,便可一直向前走,从尼农走出去,能到达攀登卡瓦格博峰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沿途都有指示牌。
与司机道别后,我们便沿着小路向上雨崩走去。路很窄。到村里的一路上,有很多民居改建的旅馆、饭庄、小卖铺等等。其实已经很商业化了。
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有个小卖铺的松茸菌不错,价格每500克1100元,居然可以快递到全国任何地方!若写新闻,标题或可以这样写:“‘世外桃源’有快递了!”
不过我们终于没有买松茸菌或任何东西。不是信不过这里的快递,而是觉得前面可能还会有更好的,毕竟这一带都是松茸菌的主要产地。并且以往的经验告诉我,遇到的第一个店铺就购买的话,大多数时候会后悔。
雨崩村很美丽,四面环山,云雾缭绕,一片片金黄的稻田,树林环抱着的村舍。村口小河蜿蜒流过,几头黄牛在河边草地上吃草。完全没有外面世界的喧嚣与躁动,恬静祥和。

雨崩村

远眺雨崩
再天堂也有世俗的一面。我们找到下山的汽车发车点,等了半个来小时,就是不发车。一问,因为我们只有三个人,而一辆车应该是要坐满四个人才能开走。
尽管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但还是假装不懂地问,有没有什么变通的办法呢?回答是,如果愿意再多买一张票,那就意味着有四个人了。不过,这都是你们自愿的,没任何人强迫。
于是,我们“自愿”多交了100元钱,顺利上车,从“天堂”一路颠到尘世。这趟云南之行也就由此打上了句号。
呆语
雨崩的出名,实质上是和人的本性有关的。“好逸恶劳”,可算是人们的共性之一。
第一次学这个成语时,老师是以批判和不屑的语气进行讲解的。因为我们崇尚的是勤劳勇敢,事实上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就定义为勤劳勇敢。
不幸的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发现周遭的人们,并不是真的很想勤劳勇敢,而是令人失望地越来越向往好逸恶劳了。
逸并不是什么都不做,有时甚至还会比较累。比如现在许多业余的摄影爱好者,为拍几张好照片,常常是不远千里万里,跑到某个地方等日出或日落,等花开或鸟飞。起五更睡半夜,饱一顿饥一顿,都是家常便饭。但他们觉得快活,觉得很逸,值!虽然是业余,但却极为投入。真看他们上班,未必有这么拼。
徒步行走,自然也是一种相当辛苦的“逸”。只要是风景美丽,味道原始,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越是难以行走的地方,越受欢迎,越有人去。而如果这个地方居然还出了名,那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前往。
可以预料,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游人去雨崩,背着行囊,拄着拐杖,戴着太阳帽,喘着粗气,行进在崎岖的步行道上。
由此可见,好逸恶劳与好吃懒做不一样。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使然,好吃懒做则似乎是在向猪看齐。
逸是花钱做所向往的事,哪怕是累也高兴。劳是挣钱过日子,累不累都属无可奈何。逸是我所喜欢,劳是不得不为。
比如打高尔夫,从具体操作手法来看,和在菜地里锄草颇为相似。但是高尔夫会令很多人觉得安逸和享受,很喜欢,所以需要收费,是花钱买劳累,买享受。
锄草虽然同样是野外作业,但却是不得不去干的活,所以让人觉得辛苦。估计没有几个人真的从内心深处,喜欢日晒雨淋地在外锄草。否则很多地方就可能会建立锄草俱乐部,如高尔夫球会一般运作,卖会员卡,收果岭费或菜地费,锄头也将会卖得很贵,甚至有关部门还会下发公仆们不准锄草的通知和规定。
如果现在摆在朋友们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高尔夫球会,一个是块需要锄草的菜地。相信选择前者的为多。
身边有朋友,曾拒绝去某温泉地买房度假的建议,拒绝的理由是那儿没有高尔夫球场。更有不少人一旦假期到来,就相邀同好天南地北去打高尔夫。
很少听到过哪位朋友买房置业,是因为有菜地。更没听过有谁一到节假日,便呼朋唤友去找菜地锄草。
当然不能要求所有人,都一齐来好逸恶劳。毕竟在当打之年,为各自的目标奋勇拼搏,还是主流。但是好逸恶劳,也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我们的自驾游,说起来也可划之为好逸恶劳的一种。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开车或坐车很辛苦,但我们自已却很享受这种奔波。这和我们看徒步爱好者在雨崩路上跋涉,觉得他们很辛苦,却体会不了他们的快乐,是一个道理。
','text_center':0,'text_color':0,'text_large':0,'text_strong':0,'type':1,'video_id':'','video_thumbnail':'','video_url':'','domid':'param-id-27'}' id='param-id-27' class='param-block edit-container' style='margin-bottom: 44px; color: rgb(39, 45, 52); font-family: PingHei, 'PingFang SC', 'Microsoft YaHei',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下雨崩村似乎更好看一些。但必须要说的是,村庄基本都是远观为美。事实上,以前在藏区自驾,类似的美丽村庄多少也见过一些。雨崩的特殊之处在于远离公路,而且进村出村的路都极难走,目前开车是想都不要想,只能走路。要不,还怎么称为“徒步爱好者的天堂”呢!
再天堂也有世俗的一面。我们找到下山的汽车发车点,等了半个来小时,就是不发车。一问,因为我们只有三个人,而一辆车应该是要坐满四个人才能开走。
尽管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但还是假装不懂地问,有没有什么变通的办法呢?回答是,如果愿意再多买一张票,那就意味着有四个人了。不过,这都是你们自愿的,没任何人强迫。
于是,我们“自愿”多交了100元钱,顺利上车,从“天堂”一路颠到尘世。这趟云南之行也就由此打上了句号。
呆语
雨崩的出名,实质上是和人的本性有关的。“好逸恶劳”,可算是人们的共性之一。
第一次学这个成语时,老师是以批判和不屑的语气进行讲解的。因为我们崇尚的是勤劳勇敢,事实上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就定义为勤劳勇敢。
不幸的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发现周遭的人们,并不是真的很想勤劳勇敢,而是令人失望地越来越向往好逸恶劳了。
逸并不是什么都不做,有时甚至还会比较累。比如现在许多业余的摄影爱好者,为拍几张好照片,常常是不远千里万里,跑到某个地方等日出或日落,等花开或鸟飞。起五更睡半夜,饱一顿饥一顿,都是家常便饭。但他们觉得快活,觉得很逸,值!虽然是业余,但却极为投入。真看他们上班,未必有这么拼。
徒步行走,自然也是一种相当辛苦的“逸”。只要是风景美丽,味道原始,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越是难以行走的地方,越受欢迎,越有人去。而如果这个地方居然还出了名,那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前往。
可以预料,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游人去雨崩,背着行囊,拄着拐杖,戴着太阳帽,喘着粗气,行进在崎岖的步行道上。
由此可见,好逸恶劳与好吃懒做不一样。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使然,好吃懒做则似乎是在向猪看齐。
逸是花钱做所向往的事,哪怕是累也高兴。劳是挣钱过日子,累不累都属无可奈何。逸是我所喜欢,劳是不得不为。
比如打高尔夫,从具体操作手法来看,和在菜地里锄草颇为相似。但是高尔夫会令很多人觉得安逸和享受,很喜欢,所以需要收费,是花钱买劳累,买享受。
锄草虽然同样是野外作业,但却是不得不去干的活,所以让人觉得辛苦。估计没有几个人真的从内心深处,喜欢日晒雨淋地在外锄草。否则很多地方就可能会建立锄草俱乐部,如高尔夫球会一般运作,卖会员卡,收果岭费或菜地费,锄头也将会卖得很贵,甚至有关部门还会下发公仆们不准锄草的通知和规定。
如果现在摆在朋友们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高尔夫球会,一个是块需要锄草的菜地。相信选择前者的为多。
身边有朋友,曾拒绝去某温泉地买房度假的建议,拒绝的理由是那儿没有高尔夫球场。更有不少人一旦假期到来,就相邀同好天南地北去打高尔夫。
很少听到过哪位朋友买房置业,是因为有菜地。更没听过有谁一到节假日,便呼朋唤友去找菜地锄草。
当然不能要求所有人,都一齐来好逸恶劳。毕竟在当打之年,为各自的目标奋勇拼搏,还是主流。但是好逸恶劳,也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我们的自驾游,说起来也可划之为好逸恶劳的一种。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开车或坐车很辛苦,但我们自已却很享受这种奔波。这和我们看徒步爱好者在雨崩路上跋涉,觉得他们很辛苦,却体会不了他们的快乐,是一个道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