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浪博客在应用中打开

《拉贝日记》:外国人比陆川更懂得客观

释凡影视2009-05-03 22:11
《拉贝日记》:外国人比陆川更懂得客观
由于《南京!南京!》在内地大规模上映,中国观众全将目光投向了导演陆川,当然影片确实拍得精心,敢于直面历史惨剧,正视了淋漓鲜血,可但无数女人被淫虐,尸横遍野的景象,导致笔者在影院内相当压抑。相比之下,同期在德国获奖的《拉贝日记》虽属外国主旋律,但胜在视角客观,剧情与人物饱满,并不刻意卖弄血腥镜头,外加几位明星演技出众,整体立意不俗,观之更为舒适。
除去以国际见证者拉贝第一人称视角,侧面描写了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该片还着重于人物命运纠葛,炮制悬念颇具匠心。西门子驻南京分部负责人拉贝,由于战争,正准备同妻子一齐回国,谁料欢送会上,日军空袭南京城,战乱恐慌接踵而至。连拉贝的夫人在回国油轮都突遇轰炸,生死未卜。故男主角决心捍卫南京安全区时,由于铺垫连贯,艰险摆于眼前,简直可谓不可完成的任务。
曾出演《窃听风暴》的著名演员乌尔里奇.图克尔,扮起南京“救世主”拉贝,并不像“辛德勒”那般悲天悯人,但他沉稳睿智,眼神充满着各种困惑,使角色更为鲜明。好莱坞黄金绿叶史蒂夫.布西密,绝对乃《拉贝》最大亮点。正是他出演的医生,救死扶伤期间,傲慢偏激,冷嘲热讽,神采飞奕,也令凝重战争传记片增添了谐趣。此外,达格玛.曼泽尔、香川照之等演员,也可圈可点。唯一遗憾在于张静初出演的女学子,发挥寥寥。尤其那段被日军强奸未遂的段落,也有故意酿造惊险之嫌。
影片虽侧面揭露南京大屠杀惨剧,最震惊莫过于穿插的“百人斩”事件,拉贝在木栅缝隙里目睹自己司机被害,堆砌如山的头颅,纵然寥寥几笔,勾画出日军灭绝人性暴行,极具震撼力。当拉贝只可以挑几人做赔偿,这场戏简直像一种煎熬、折磨。
导演兼编剧的傅瑞安.加伦伯特拍摄的《拉贝日记》,故事多集中在难民营,并从外国人眼中讲述南京这场惨剧,更客观公正,有极高的说服力。其间难民营举德国国旗防御空袭,拉贝高唱嘲讽法西斯的歌曲等细节,更透出一种国际化视野。影片以拉贝夫妇团聚,结束主旋律。如果说《南京!南京!》中的拉贝是无能为力,影片仅剩“小豆子”唯一的希望,那么《拉贝日记》中拉贝所做的努力尽管渺小,尽管微不足道,尽管那么主旋律,尽管充满胜利的惊喜,尽管有不少评论家品头论足,一大堆不满意,但笔者以为该片视角独特,反人深醒。
《南京》与《拉贝》两片,前者场面宏大,着重惨痛,后者则以小见大,着重人物与救赎,所以我更喜欢后者!
《拉贝日记》:外国人比陆川更懂得客观
《拉贝日记》:外国人比陆川更懂得客观《拉贝日记》:外国人比陆川更懂得客观
曾在《空中监狱》《世界末日》《绿色奇迹》中有精彩表现的史蒂夫.布西密,依旧在《拉贝日记》中神采飞奕。

热门文章

释凡影视

来新浪博客关注我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