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鱼肌拉伸技巧的迷思
上工堂2014-12-22 12:02
比目鱼肌拉伸技巧的迷思——比目鱼肌拉伸的解剖学动作分析
2014-12-22
GeorgeYu_Winona(原创文章,非翻译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支持)

上图是典型的拉伸比目鱼肌的方法。
在图中,我们看到她的右腿膝关节处于屈位,并没有像我们经常做的甚至膝关节做的拉伸。
如果,你查阅相关资料,几乎所有的运动相关学科,anatomical kinesiolong 或是strenth and
conditioning都一致认为膝关节伸直的状态更有利于拉伸腓肠肌,而膝关节屈位更有利于拉伸比目鱼肌。
这篇文章要讨论是为什么。
首先,有两个声明:
1)
这篇文章的内容更多是我自己的思考结果,而我并不是以做研究为主,所以我更多是站在实践角度来谈相关问题。可能其个中原理的表述并不准确。
2)这篇文章是续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坐姿提踵是训练比目鱼肌的好方法,而不是站姿提踵——坐姿提踵的解剖学动作分析》,部分内容在这里我不会重复讲。链接:http://weibo.com/p/1001603789845993551132
一、疑问
在讲到为什么屈膝关节是拉伸比目鱼肌的问题上,我当时看的教科书,Floyd博士写的structural
kinesiology,以及我当时我的老师Professor Appicelli
对个部分的解释都只是腓肠肌跨过两个关节,而比目鱼肌只跨过一个关节。
当时并没有多少疑问(学生时代总是近乎把老师当神一样对待),后来在工作中慢慢发现了这个解释似乎有点问题:如果是在比目鱼肌收缩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用腓肠肌主动不足的原理来解释(上篇文章讲的原理其实就是主动不足,或是初长度都可以解释);但是在比目鱼肌拉伸这个问题上,不管膝关节是屈和伸,都对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影响不大,即对比目鱼肌的拉伸影响不大。换句话说,我认为腓肠肌的拉伸程度怎么样,对比目鱼肌的拉伸程度并没有影响,如果是按照之前这个原理来讲。
二、我觉得可能的解释
这个部分并不是anatomical kinesiology或是运动生物力学的内容,而是来自纯解剖学理论。
stretch reflex的理论认为:当我们拉伸某块肌肉时,我们肌肉中的muscle spindle
会把肌肉拉伸的信息通过传入神经传递给我们的大脑;而该传入神经纤维在到达大脑的灰质后,会激活控制这块被拉伸肌肉的阿尔法运动神经元,从而肌肉产生收缩。
说通俗点,这是我们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如果肌肉过度拉伸,会造成肌肉拉伤,所以需要需要收缩这块肌肉以限制拉伸。
如果再仔细研究stretch reflex的特性,我们发现其中一个stretch
reflex的特点:阿尔法运动神经元的保护机制不仅对拉伸的肌肉进行保护性收缩,也会对其他周边的肌肉(特别是synergist)
产生收缩作用,因为myonueral junction所连接的肌纤维范围可以非常广。
那么,根据上面两个原理,我的猜测是这样:当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时,对于腓肠肌的拉伸最好,那么因为stretch
reflex的作用,阿尔法运动神经元不仅刺激腓肠肌产生保护性收缩,也促使附近的比目鱼肌产生收缩。而在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下,比目鱼肌拉伸的强度不可能大于腓肠肌,而其接收到的保护性收缩的刺激强度确实一样的,所以造成比目鱼肌还没有拉伸比较多的情况下,就已经产生了更强的保护性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