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小白楼”--太仓沙溪吴晓邦故居
儒雅睿智事成博士2013-12-16 17:43
江南古镇“小白楼”--太仓沙溪吴晓邦故居
沙溪古镇,位于江苏苏州太仓市,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巷同肩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这幅沙溪水乡风俗画并不亚于同里、周庄。
沙溪始建于元末,当时,市镇繁荣,达官贵人相继在这里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远近闻名。到明清时,大批商人应运而生,临水建筑拔地而起,“印溪书舍”、“南野斋居”、“莲蕊楼”等古宅名居,充满人文气息。尤其是清乾隆年间富商龚氏古宅,堪称江南一绝,至今保存完好。

有400多个名人的故乡均在沙溪?《隆都沙溪名人录》在沙溪镇政府举行首发仪式,423个不同时代的名人,像蒙太奇镜头鲜活地“浓缩”了沙溪辉煌的历史人文画卷。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人是一个地方的名片,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好名人文化资源,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中山创建文化强市、打造文化名城的今天,《隆都沙溪名人录》、《乡土抒情》的编辑出版可谓是“添砖加瓦”。沙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特别是近现代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卓有建树,还形成了沙溪自己鲜明的特色。据了解,《隆都沙溪名人录》全书共收录了军政、文化、经济、华侨、港澳台同胞等领域的沙溪古代名人204人、近现代名人219人。
现存的名人故居主要有:
现存的名人故居主要有:
2.1、龚氏雕花楼;详见:“清乾隆精美木雕建筑--太仓沙溪龚氏雕花楼-2013.10.23”,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3a591a50102eisi.html?vt=4
。

2.2、吴晓邦故居;详见:江南古镇“小白楼”--太仓沙溪吴晓邦故居,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3a591a50102eisk.html?vt=4.

2.3、陆京士故居;详见:"江南古镇太仓沙溪名人故居--陆京士故居",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3a591a50102eisl.html?vt=4.

吴晓邦故居
吴晓邦故居位于北浩弄2号,腌猪河头25号。故居占地面积2483平方,楼体为二层木结构,建筑面积522平方。腌猪河头,南起山塘桥南堍,沿河折北通北浩弄。昔为咸肉集散地,故名。长190米。沙溪古镇众多故居中最为独特的是舞蹈家吴晓帮故居,一幢民国初年建造的欧式双层建筑,因其外观白色,镇上的人称它为“小白楼”,现在为一个关于舞蹈的成列馆。被沙溪人称为“小白楼”的双层小洋楼是我国前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新舞蹈艺术先驱吴晓邦先生的故居。该楼是1927年由吴晓邦祖母经手,聘请上海工匠建造的。1999年,太仓建吴晓邦艺术馆,此楼被确定为吴晓邦故居,全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同志亲自为小楼题词—“吴晓邦故居”。









吴晓邦故居是1927年由吴晓邦祖母经手,聘请上海工匠建造的,成为吴氏私房。这是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欧式双层小洋楼,俗称小白楼,位于沙溪镇西市街,,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故居设计精巧,风格独特,卧室、储藏室、卫生间、用膳房、厨房、书房等一应俱全,功能齐备。上下两层均为木地板,院内的拼花地砖,色彩鲜艳,完好无损。故居内有吴晓邦书法美术作品二幅。
吴晓邦(1906---1995),吴晓邦(1906---1995),原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新舞蹈艺术开拓者和实践者。原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新舞蹈艺术开拓者和实践者。1929—1935年三赴日本学习音乐、舞蹈,随高田苗子、江口隆哉、宫操子等学习古典、现代芭蕾,因仰慕波兰音乐家肖邦而改名吴晓邦。1931年秋,在上海开办第一所现代舞蹈学校,1935年举办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个人舞蹈作品发表会,此后一直投身于新舞蹈的创作、表演与教学之中,先后创作演出《游记队员之歌》、《义勇军进行曲》、《丑表功》、《饥火》、《思凡》等一百多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