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的战火继续蔓延着,从战争开始起,凤凰记者们始终坚持对一线新闻阵地的坚守,深处在炮火纷飞处,行走在战争的边缘。他们来自凤凰在世界各地的记者站,不论是巴黎、伦敦还是香港、北京、深圳,一位位凤凰记者用接力的方式,一棒一棒在为全球华语观众带来精彩前线报道。在战地,他们也写下了一篇篇战地日记,今天节选部分,让我们一同感受凤凰记者在利比亚战地的点点滴滴。
北京陈琳、周铭吉:从第一天起,痛恨战争

利比亚与突尼斯边境:陈琳、周铭吉、李玉川报道小组
在的黎波里的第一晚,我的情感就受到了震动。19日凌晨2点半,政府大巴把外国记者们载到的黎波里一处名为Aradah的平民公寓区,说那里在1小时前遭到北约空袭。我们到达时,现场还在混乱而紧张地救援,聚集的军、警、医和其它工作人员、围观人群百多号人。十几分钟后有人被从废墟中抬出,当地人群情激愤一起高喊口号,“阿拉,穆阿迈尔(卡扎菲的中间名),利比亚只要这些”。得弄清楚这究竟真是悲剧、还是摆拍,因为甫一进入的黎波里的外媒圈,大家就向我讲述政府如何混淆视听、胡诌八扯、阻挡采访,我提醒自己得放清醒。跟摄像师在爆炸现场,搜肠刮肚地凭仅有的军事常识来判断弹坑、建筑物的损毁、伤亡现场是否可信;再跑到稍远的地方,考察是否有军政设施等可能被北约打击的目标;找不到太明显的疑点,但因为现场几乎没有烧焦的气味,所以我们还是心存怀疑。45分钟后,记者们又被政府带去的黎波里中心医院,那里停放着据说刚刚从被袭现场运来的尸体,我们到的时候,看到4具尸体(事后政府公布说,一共有7个平民死于这起空袭),有一位年约五十的男性长者,还有一家三口,当看到那个光着身子、只穿纸尿裤的小女孩,我内心的怀疑突然坍塌,之前在废墟看到了小孩子的鞋子、玩具和奶瓶,当与眼前这个比我家宝宝小不了多少的小乖相联系,悲伤袭遍全身。我特意走去医院门口透透气,却又跟一辆正被推进来的担架车撞个正着,上面是一个小男孩,苍白的、停止呼吸的、安详的似乎还带着笑的脸,据说是刚刚从爆炸废墟中被找出。

这个一岁多的小孩子,爸爸是战死的政府军士兵
在那个正被时差折磨、困得死去活来的、在的黎波里的第一夜,我恨透了人类虚妄的战争,甚至主动放弃了质疑卡扎菲政府是否作假的能力。

扎维耶政府军曾与反对派交战的战场
同行的摄像师周铭吉也有同感。

周铭吉在拍摄中
走在的黎波里的街头才发现利比亚人原来是如此的淳朴,对待东方人的热情和友善。要是对街上的利比亚美女多看两眼,她还会羞涩的看你一眼然后转过脸去,孩子们还会用不标准的中文一边大声的喊着:你好!你好!,一边挣着和你握手。当这些稚嫩的笑容和那些已经失去生命苍白的面容交织在脑海里的时候,所有的谁对谁错就不再这么重要了,可怜那些幼小的生命是无辜的,是是非非在生与死的较量中变得渺小和无力!
香港蒋晓峰:让炮弹飞

在东部采访的每位记者,几乎都会到前线采访。我们所能到达的最前线是艾季达比耶。反对派武装和卡扎菲政府军以这个城市为界,相互炮击,不断拉锯。在前线采访,安全是否有保障就成为报道组首先需要关心的问题。为此,我和摄影师吴建明和工程师朱汉彬三人成立了“前敌资讯指挥部”。指挥部行使自愿原则,每次去前线采访,吴建明都跟我说,我去到哪里,他就跟我到哪里。他又跟阿彬说,前线有危险,可以自己选择去留。不过阿彬一次也没有犹豫过。有一次在采访过程中,双方就互射飞弹,一时间现场炮声大作。随行的翻译叫我们赶快离开,大喊卡扎菲部队杀过来了。其实双方火炮射程不在一个级别,反对派士兵火炮打6公里,卡扎菲大炮打20多公里,根本看不见人,只有炮弹飞过来,用反对派的话说,这是在和幽灵作战。不过,“前敌资讯指挥部”在对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后,我们三个没有选择离开,终于用镜头真实的记录了艾季达比耶版的“让炮弹飞”。
伦敦付晓田:在班加西的生日

在班加西期间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每天自己做饭吃的时候了,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优越性能够充分展现!每到吃饭时间,从我们房间里飘出的饭菜香毫不夸张地说对闻到了的其他同行是种折磨(其实在酒店很少有自己开伙的,据不完全调查,仅凤凰一家)。例如跟我们同住一层的其他台记者就多次窜进我们的房间要求“闻香”。在经得同意后,他们会把鼻子凑近还没起锅的菜上,闭着眼,飞快地扇动着手,要尽可能多地在单位时间里吸进些香味。还有一次,一个老外记者,循味进屋,竟让我们开价,想跟我们搭伙!

“大厨”徐林平
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其实是有两方面原因的,第一是我们的林平老师厨艺实在了得!香港出生、巴黎生活,总是居住在美食胜地,再加上游历过多国,有着丰富的海外生活经验,生活能力是相当的高。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客观存在的了,班加西的饭菜啊,真是深刻提醒了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能吃中国菜长大,是多么受庇佑的一件事!

在利比亚的期间有一天是我的生日。其实从近几年开始,基本已经不怎么期待生日了,每次听别人说“生日快乐”都像“生日尽量别难过”。可是没办法呀,生日到点儿还得来。原本想,也好,把自己埋在硝烟里,就算没有蛋糕、没有蜡烛,也不会有功夫去伤感或者失落。让我的生日悄悄地来,也悄悄地走吧,最好能跟没过这个生日一样!

伦敦报道小组:付晓田、屈子恒
12号一早我们赶去了临时政府办公大楼做采访,回到房间我就自顾自地剪起片子来。其实当时脑子里想的全是战事的问题。就在这个时候,熟悉的对讲机声音又响了,——在班加西快一个星期了,每到吃饭时间林平老师总会很欢快地喊:开饭咯!然后我和屈子恒就会兴高采烈地蹦达进林平老师的房间。那天晚上,进去到房间里的一刹那,真的有泪光盈盈的感觉!红酒、蛋糕、蜡烛、气球,甚至还有生日彩带!总之一个正常生日party上的东西一件没少!突如其来的浪漫击垮了我对生日的戒备,开始敞开心扉,接受那一刻的幸福和感动!

生日那天我就在想能在自己的选择下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并且得到家人的理解、朋友的支持、还有同事的关怀,这些元素本身就足以构成幸福。
深圳令狐列:我们仨的战地厨房

令狐列前线采访中
还在闾丘露薇在班加西采访的时候,香港就同我说要我们深圳新闻中心准备一组人上班加西,我当时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足勇气腆着脸自告奋勇毛遂自荐了一把,因为平时都是涉及国内新闻,国际事件还从来没有做过,而且战地采访,这是所有记者梦寐已久的事情啊!还好,领导恩准了,开始建立采访小分队的基本建制,再选一个在阿拉伯世界卖了两年手机的阿拉伯王子陈钺,这位无论是语言和江湖经验都非常靠谱,连肤色都很接近阿拉伯人,我们曾经仔细研究过他的手指颜色,不说了,就是阿拉伯人。摄影师黄宸,摄影师最佳人选,经验丰富性格温和,在加拿大读书六年,成天和非洲兄弟混在一起,玩嘻哈音乐,这次去的北非基本上就是回家了。海事卫星工程师雷震,业务精通,性格非常好,公司就没有人不喜欢他,这个组合还是很让人欢喜的……

深圳报道小组:黄宸、陈钺、雷震
在图布鲁克采访之后,直奔班加西,酒店楼下,英国站首席美女付晓田亭亭玉立,倾倒所有酒店的外国男子,付同学和我们亲切握手,可惜没有拥抱。上楼一看,房间里能够想到的食品应有尽有,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就算是全班加西超市和粮店倒闭,我们也能活一个月。和晓田依依惜别之后,我们开始随意挥霍前几任前辈留下来的财产,有米面油盐,饼干面包,鸡蛋优酪乳。接连一个多星期我们都在房间煎炒烹炸,其乐融融,早餐尤其丰富,速食面加火腿肠,犹如法国蜗牛配红酒,我们你一口我一口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直到有一日巨大的噩耗传来,我们的房费中是含了早餐的,犹如惊天霹雳击得我目瞪口呆当场晕倒,各位看官,你们能想到彼时我的心情不?亡羊已经没法补牢,怎么着都晚了,这些万恶的家伙,不早点告诉我房费含了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