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通赋》云:
一、火明木秀,逢土现而早占鳌头。
(甲乙日生,柱中有巳在丙丁寅戌字,在春生奇特。若地支有午戌亥卯未,各得一字,亦是。不拘甲乙日生。)
二、木秀火明春秉令,入斯象夺榜眼之魁。
(重在春生。即前"火明木秀,逢土现而早占鳌头"之义。)
金笑易注解:
A、木火通明的文士,为人热情奔放,积极阳光,擅长写一些讴歌褒扬当局的文章。写红文唱红歌多得当局之喜爱,故而易得榜首。命局中土金、金水多的文士,其文风多嘲讽悲观苍凉,故而文章再好,也难得头名。
B、、木火通明之人,命中带有水的,一般精于书法,字写的很优美。字写的龙飞凤舞,考官看着舒心,自然要多给加分啦。
C、李双江八字前三柱:己卯、丁卯、丙午,一岁运;唱红歌得将军之职。推测:军方文工团唱红歌的名角,大多数命局应该是木火旺盛。
D、木火之性情,明媚阳光,乐观向上,热情奔放,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金水之性情则反之。《红楼梦》中的两大才子,薛宝钗是“木火通明型”的,林黛玉是“金水相涵”型的,诗文比拼,评议结果薛的诗文夺魁。为何?林的诗文,虽别出新裁,灵气生动,但过于伤感;薛的诗文,华丽高贵,乐观向上,虽乏新意,但是积极健康的。阳光健康的诗文和歌曲,能够摧人奋发,激人斗志,给人温暖,令我们相信美好,爱家爱国爱生活。
E、《真宝赋》又云:“王曾魁众士,因官印带食以相扶。叶正占鳌头,赖印星自官而自禄。”官印相生,是另一种学霸的命理组合,择日再讲。
例1、张状元
张状元命,甲子、丙寅、甲子、丙寅。
大运: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木火通明也。(来自《子平真诠》)
点评:此人必精于书法,字写的不错。甲子日,六十花甲之首,有头名之象。甲子、丙寅两干不杂,且则在同一旬,亦为吉象。
例2、 唐皋状元
八字:己丑 丙寅 甲戍 庚午
大运: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点评:地支寅午戌会火局,天干透丙,火过旺,故宜行西北方运。若是女命,走东南运,木化飞灰,可能会短寿。
唐皋(1469年-1526年),字守之,号心庵(一作新庵),别号紫阳山人。南直隶徽州府歙县岩镇(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人。明正德年间状元,官至侍讲学士兼经筵讲官。曾奉旨出使朝鲜,是中朝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明史稿》有传。
唐皋出身于程朱理学思想积淀深厚的新安(即徽州)唐氏文献世家。他“生而英迈”,但因家道中落穷迫难以为生,靠宗族亲友救济度日。于是,他发奋读书,胸怀抱负。
唐皋早年屡试不第。正德八年(1513年),唐皋再次赴乡试,结果得中第二名亚元、《春秋》第一名。
正德九年(1514年),唐皋赴京师参加会试,又获得第四名、《春秋》第一名。
同年三月殿试,中甲戌科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正德十二年(1517年)二月,唐皋以翰林院修撰、承务郎的身份同主丁丑科会试。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唐皋被新登极的明世宗嘉靖皇帝任命为钦差正使,著一品服,出使朝鲜。
归朝后,唐皋参修《武宗实录》。《实录》成,晋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兼经筵讲官。
嘉靖五年(1526年)三月,唐皋卒于官,年仅五十八岁。
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议“大礼”之事起,唐皋通过好友杨慎力劝其座师杨廷和应当适当让步,杨廷和未采纳他的建议。结果,唐皋上疏说:陛下“宜考所后以别正统,隆所生以备尊称”,触怒世宗,被罚俸。不久,杨廷和罢官。同年七月,爆发了著名的“左顺门事件”。从此,世宗威慑群臣,且日渐腐化,明朝政治愈发颓废。

例3、诗人陆游
乾造:乙巳 丁亥 甲寅 丁卯
大运:丙戌 乙酉 甲申 癸未 壬午 辛巳 庚辰
宋代大文学家陆游命造,陆游聪明绝顶,满腹锦绣,(29岁)1153年 参加进士考试,名列第一,因为他平常“喜论恢复”,又名在奸臣秦桧之孙秦埙的前头,所以在复试的时候,被秦桧除名。
点评:陆游八字据说选自《渊海子平》第63页、第228页。乙酉、甲申运,水冷金寒,湿木不生焰,故而文章出众,难以扬名。中年南方运,木火通明,文采灿烂。年支巳中戊土偏财为表妹唐婉,被月令亥水偏印冲之,偏印为母,母亲棒打鸳鸯。枭神夺食,不得自由,理想报负多被人阻挠,事业多变动。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0岁)1125年 陆游出生,后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人。
(1岁)1126年 靖康之难,父亲陆宰被罢去京西转运副使,全家开始逃亡(“儿时万死避胡兵”)。
(2岁)1127年 秦桧为宰相。
(9岁)1134年 逃亡结束,回到山阴。
(14岁)1138年 秦桧重新为宰相。
(17岁)1141年 议和,岳飞死。
(18岁)1142年 绍兴一十二年与金议和跟金人划淮水为界。
(20岁)1144年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并在这年娶了他的表妹唐琬(字蕙仙岁),同年于沈圆中作《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1岁)1145年 唐琬被逐出家门,原因依古人的说法是“不当母夫人意”“二亲恐其惰於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意思是说,唐琬在夫家,与婆婆不合;或说因为夫妻两人太恩爱,公婆认为会妨碍陆游的上进之心,所以常常责骂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岁)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22岁)1146年 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陆游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婉鸳梦重续、燕好如初。
(23岁)1147年 陆母察觉两人私会之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24岁)1148年 王氏生了孩子。唐家愤愤不平,觉得不把女儿嫁出去,面子会失尽。于是将女儿嫁于当时也很有点名气的另外的一个文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这赵士程对唐婉很好,他是唐家的世交朋友,是完全知道陆游的文友,对陆游比较钦佩,也很同情唐婉,想尽力令她幸福。这年开始陆游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
(27岁)1151年 陆游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以他扎实的学识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春季游春时在绍兴城外的沈氏园中,唐琬和丈夫赵士程也来此游春.两人重逢,又无法当面相诉离情,随后,唐琬派人送来一些酒菜,默默以示关怀,而就与丈夫离去,陆游在伤心之余,就是园子的壁上题下了一首哀怨的《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28岁)1152年 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阙《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栏 难 难 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 瞒 瞒。同年秋,唐婉死。
(29岁)1153年 参加进士考试,名列第一,因为他平常“喜论恢复”,又名在奸臣秦桧之孙秦埙的前头,所以在复试的时候,被秦桧除名。
(31岁)1155年 秦桧病死,陆游的仕途开始明朗。
(34岁)1158年 陆游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有善政,百姓爱戴。
(39岁)1163年 赐进士出身.张浚主张北伐,但北伐失败后,一贯主张求和的大臣在宋孝宗面前对张浚大肆攻击,还说张浚用兵,原是陆游怂恿出来的。后来,张浚被排挤出朝廷,陆游也罢官回山阴老家去了。
(40岁)1164年 宋孝宗被迫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
(46岁)1170年 乾道六年入蜀。
(48岁)1172年 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65岁)1189年 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
(66岁)1190年 在近20年的岁月中,他“身杂老农间”,和他们一起劳作,还为他们的孩子看病,同时写了不少表现农村生活的诗歌。
(73岁)1197年 陆游后妻王氏病故。
(75岁)1199年 写下了“沈园怀旧”诗: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其二: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76岁)1200年 赋“梦游沈园”诗: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82岁)1206年 作《夜闻姑恶》, 诗云: 学道当于万事轻,可怜力浅未忘情。孤愁忽起不可耐,风雨溪头姑恶声。可能暗示其母逼他出妻之事。
(84岁)1208年 陆游在死前一年又来到沈园,写下了: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正是陆游对唐琬最深的怀念。
(85岁)1209年 写下《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6岁)1210年 死于山阴,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 9300多首。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2014年
8月17日 金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