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同样的耐心,等待你进步——也等待我自己
大家-腾讯新闻2016-12-01 15:20
三年级的家长会,老师别出心裁,让每个孩子制作了一份“给家长的成绩单”。我的总分:83分。分数最低的一项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至今我已学会了几项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我女儿小年给了我0分。好惭愧,从二年级起,就决定让她学会扫地拖地洗衣服,可不知为什么,在周末作业的滔滔洪流里,这一项时间像永远挤不出来。
最后一栏叫真心话大冒险,她说:“妈妈,您平时对我很好。但您总是跟我重复说同一件事,我听得都能背下来了,您以后只用说一次就够了,我也能做到。您以后也要多参加一些班组活动,别人的家长两三天就要露面,您几乎每件班级活动都不来。不过,您从来不打骂我,希望这一点您保持。”
——是“从来”吗?
我悚然一惊。我不敢这么确定。
小年基本上是个乖小孩,没犯过什么惊世骇俗的大错误,但学习不专心、作业马马虎虎、布置好的事情忘掉……这种小错,还是会经常犯一犯的。
尤其她慢慢长大后,关于学习,我比以前抓得更紧。
妈妈的耐心往往磨损得很快,总有一次会是这样开始:“我上次已经和你说过了!”高八度,恨不能如雷贯她耳。最好是一手揪着她一边耳朵,看到字字句句像一条小蛇一样溜进去,另一手堵住另一边耳朵,避免小蛇绕着脑子兜了一圈,又溜出来。
才吼完就意识到:上次,上次的上次,我也说过一模一样的话。一半是泄气,另一半是“你屡教不改”的烦燥,让我噎了一会儿,刻意压低音量:“难道你忘了吗?为什么这次还错呢?啊?”简直像咬牙切齿了。
她不作声。
其实,这是个蠢问题,就不配得到聪明的答案。这种问法就像问:“你为什么酒驾?为什么上班迟到?为什么合同章子盖错?”问的不是动机,而是希望得到对方诚恳的认错和保证。在会疏忽会犯错这件事上,成年人与儿童一模一样。
小年还小,还没学会这种标准答案。她应该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像清水盆里养着的河蚌一样紧紧闭着嘴,连泡泡都不吐一个。
我不是不能“娓娓动听和循循善诱”的。

我想起王朔,他以讽刺的笔调写过他父亲对他的教诲,让他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去。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有自己人生目标。当然这目标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当时惟一的:做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