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也有座“天宁寺”
2017-03-19 05:00阅读:659
正定也有座“天宁寺”
正定中山东路北侧也有一座天宁寺,其寺历史悠久,起建于大唐代宗时期,原名大藏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建,赐名“承天寺”。政和年间(1111-1118)始称天宁寺。
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寺内内殿宇早已坍塌无了踪影。现在寺内主要景观就是凌霄塔,也称木塔。经过修缮后的凌霄塔,高近41米,是一座平面呈八角形的楼阁式建筑。共九层,有砖阶可登至三层。四层以上设中心柱直通塔顶,各层楼梯改为木制,顺楼梯可攀至顶层。塔身的下三层与以上各层结构迥然不同。下三层仅椽飞为木制,斗拱、角柱均为砖仿木构。四至九层似在下三层基础上再建,每面三开间,。塔身之上为刹座、覆钵、仰叶、相轮、宝盖和宝珠组成的塔刹。整个塔形外观宏伟,而又显得轻盈挺秀。
其塔建成后,宋庆历五年(1045年),金皇统元年(1114年),以至明、清都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一九八七年再次全面修缮,一九八八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单位。现存塔身,基本保持金代建筑风格。
天宁寺院除凌霄塔之外,还有珍贵的碑可惜只有“重修天宁寺正殿记”和躺在南墙根的“重修天宁寺木塔记”能大体看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清! 东望于宁寺凌霄塔:

坐北朝南天宁寺
牌楼:

牌楼内侧:额匾:古刹无尘

寺前石桥:

寺前西广场:

原寺应是建在高处,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现在只好下台阶了!

广场地雕:

第一级台阶:

第二级台阶丹陛:

第三级丹陛:

寺前东广场:

寺西天宁苑:

天宁寺山门殿:

赵朴初先生题的寺额匾:

门前坐狮:

门内东侧寺房舍:

天宁寺塔院:

门墩石狮:

塔前香炉:

傲然耸立凌霄塔:

国家级文保碑:

天宁寺凑霄塔简介:

凌霄塔腰:

九层塔身:

四面设有拱门:当窗

塔腰正门入:

正位供奉:

寺、塔介绍:

塔腰门影:

塔院西墙根的纪念碑:

塔院东碑:

碑首:无字

碑身:有字不清!

勉强看落款:乾隆五十一年

阴面:

只人名可见:

东墙根碑:

碑阳、阴面:一塌糊涂!

塔前西台碑:

阳碑首:万善同归

碑身:

碑
重修天宁寺正殿记
郡城古寺有八天宁其一焉其为制也正殿五间前承以圆厦三间殿后浮图九五高插云际屹然为正郡巨观与须弥塔钵多宝诸塔相辉映殿前
有室三楹以雅室者前为重门其南为天王殿三间二腋为角门二浮图之北为后殿亦五间周迥垣墙约百丈前为牌坊为掖墙其殿宇润敞伟丽
制极轮奂盖昔之览时范也而摧挫于风雨穿蚀于鸟鼠历岁绵邈前后殿夷为抑墟周迥垣墙仅存遗址牌坊掖墙无复存者正殿前遭回都为毁
高宗皇帝之二十六年重建故迄今归然犹存然其者瓦敞坏檐牙倾颓墙壁剥落亦濒圮矣塔基缺损重门欹斜靡芜楹惜瓦砾堆径荒凉
景象睹者莫不坠泪兴叹盖欲修之而弗能且倡首者之难其人也殿之东隅故奉孟兰菩萨居民酬赀岁一祀亯先是后殿坍塌其佛乃木像兴露
风雨烈日者有年矣着分正郡之马苜庵少尉时经其倒恻然动念为建土室一间朔望恭诣拈香岁感辰居民正值赛外公赤怗香适至请首事李
君登朝曰此寺列入待之一而乃宝塔凌于霄汉岂非君中之名胜乎焉颓而不举若此也盍倡议修之李君以公之童白于众命以工程浩大虑弗
胜任钦伯高君又田张君因举节庵白君监工谙练虹山阎君主藉精详才工张立业瓦工高如岱历经繁剧巨工于是相随同人以请皆善之慨然
诺爰具呈请巴今胡侯亲临阅视即饬募化修理越明年倘春共相规画于是乃劝捐乃计工延抡材同人躬亲督视工兴于乙乙年二月故于大年
七月仅五越月而壁之剥落者整之簷之倾脊与瓦之数坏者易而葺之塔基缺损者购石补之重门之欹斜者徹而新之蘑芜除瓦砖去彩绘丹艧
炳焉一新较前荒凉之象已焕然改观矣由正殿至重门缭以周垣以之成一院落若前后殿若牌坊若周迥百丈之墙垣则限于时势朱能也而犹
有待焉者殿之前后广袤数亩多植青松翠柏绿柳白于使之蔚然深秀此其徒壮禅林之观瞻俟其长成以为修举之资即复旧观不难矣是为记
郡 人
县
学 生
员
张
起 岩
撰
文
进士出身前翰林院庶吉士现任陕西咸宁县知县成元照书丹
钦 加
五
品 衔
赏
戴 蓝 领
郡
人 白
玉
符 撰额
董事
李登朝…………匠工 卢梦莲刻
同
治 甲
戊
桃 月
中
浣 谷
旦文:

碑阴:

阴碑首:不知为什么凿圆坑!罕见!

阴碑身:刻字不清,大体都是善信人名。

南墙根碑:

碑首:重修天宁寺塔记

碑有些残碎,读下来不易!
重修天宁寺木塔记
敕封
广东道
监察
御史 栾城
陈鸾题额
文林郎任山西
繁峙县
知县 刘邦定书丹
盖闻佛生西域教振东方律师速出来佛教盛行于中华摅发朔思图释迦永传于内厦各扬阔大立谈雷动佛莹之众呜呼中国人民惧速报
于生前惮严刑于死后一得尊崇之隙万无顾惜之心懒渍成风益得有为奢营金观侈造宝物永存明道之所广招簪剃督造玄微然烦续教
之裔雄建奇观阴伏深意垂警敬道之机夫警众有机则道日明续教有裔则胤日盛明道以谓则教日兴是故中国言人心久服佛法之励禁
万世不能有时而四也入人其深矣乎虽我真正世系累朝后巨镇亦有天宁久为天下之名山中有一塔偌以未名创始大唐规模浩浩下压
鸿庞形䪓巍巍上凌霄汉置镜绝颠示后人必游高明之域悬镂作鐸警众人各加不已之功盖欲释成道明丕并和正光教兴之配乎两仪地
律师创寺
之中情建塔之本意也夫岂小补云乎哉奈此木塔历经岁月久烁秋阳新不得以绵新旧日得以增旧高大之形及颠垂警之机
将息卫道先觉修补已赘及正德初年游人瞻塔重冒风雨岁迈念深有历春秋湟霜复久塔有敝坏之危人稦修整之意有副都纲续凤奋志
㘥新岁逢饥馑弗悟有为既而幸出凤公晋州巨族天宁消髮承众师恩公之开阅镃情心印受大师之启钥笃志瞿昙颖悟非常窥易有人建
塔之心能绵释教将亲之脉毅然前进心固有余财实不岂由是不食不寝克若诵经立感人之本至诚至俭遵用输财神皷众之术老仞协心
不惜一家之利乡邦同志咸资一事之岁捐金恐后施财者争先不机数载财有山积之富恣意茬严用无罄悬之贫塔新始获如故矣木塔新
如故则垂警之机得以不息释道之明深以不晦佛教之兴得以不随风雨□勤盖居多焉因此获上得任副纲统领诸郡之定州其焉有佛之
妙法海众多方务人有得是以诸郡禅林恍然成贤督月常㘥副置镜后颠之意永明不灭会鉴铎垂警之心汎此皆翊教之定□□□□空言
振教而已哉近在郡裔督贤山中大觉思凤公翊教之功实传后世之远苟无垂顽后继往立释道于今而用来之应难得□□□□□□□名
用垂聘久岂专为凤公重修之计实深为释教永远立其为主嘉靖贰拾柒年有善信者诚以复修郡公之虑不远矣乎凤公□待曰将优以□
都纲呼以继志宗孝号敬堂乃致仕都纲善于述事于释德重合山行孚阁以此三人资文皆究拓佛教之英杰也阗□□□以为吾师重修塔
待我仍岂当为身何功于佛何补于教恳恳辞之载弗愈羁转立焉呜呼塔何幸而遇凤公
□□□歆弗鉴修壹年岁次壬子夏王月之吉
标熙鉴天峰山人清

古槐: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