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灵田长岗岭古村落
早曾听闻在灵川县灵田镇的湘桂古商道上,有一个至今保存尚为完好的古村落——长岗岭村,并与理学大师周敦颐后人聚居的九屋镇江头村一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次想商量人去走一走、看一看,但不是因为这个有事,那个没时间,或是天公不作美等而耽搁下来。
8月26日那天,正逢星期六,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我便与老婆商量决定,也懒得邀约其他人,自个儿开车去走一走、看一看。
虽然地处距桂林40来公里的大山深处,其实路还算比较好走,只是路面稍窄一些,以及中间有几公里有些坑坑洼洼,其余都是柏油或水泥路面,一般的轿车都可以畅行无阻。地方也比较好找,过了灵田镇以后,就一个大一点的岔路口,并有明显的指示牌。
快10点钟了,我们才从家里出发,先用导航设好目的地灵田镇。根据导航提示,一路经滨江路,过解放桥,建干路,再经电子科大到尧山,又过航空学院。这里往右去是一个高尔夫球场,往左一个长上坡后,就到了市区连通灵田的险峻处——乌岭隧道。过了隧道,下个长坡,拐一个弯,就见一大片设计新颖、明快、大方、富于生气的建筑群呈现在眼前,原来是电子科大花江新校区。再往前走,就是一派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区农家田园风光。如黛青山或连或断,或壁立千仞,或磐卧田间。小河清清,时湍时缓,左绕右转,或隐或现,并有孩童在嬉戏,鹅鸭在游觅。田野上黄绿相间的稻穗和坡地上婷立的玉米在山风的吹拂下,翻起阵阵波浪,山湾里浓荫处,掩映着一座座土墙青瓦的农舍。此时节,也是农忙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好多村民们都在忙着收割成熟的稻子,家家屋前的坪地里晒满了金黄的稻谷。只是这一段的路不是很好走,布满了一个个的小坑小洼,车子驶过,溅起一阵尘埃。
11点来钟时,就到了灵田镇政府所在地,小镇建设已初具规模,一条长约四、五百米的街道刚新铺了柏油,显得比较清爽整洁,两边矗立的大都是新建不久的,约三、四层楼高的仿古式红柱、白墙、高檐、青瓦小楼,并还在不断地向两头延伸。
过了灵田镇后,试着将导航目的地设置为长岗岭村,还别说真管用,这也说明GPS的功能无处不在。沿着虽不宽绰但却平坦的水泥公路继续前行,
早曾听闻在灵川县灵田镇的湘桂古商道上,有一个至今保存尚为完好的古村落——长岗岭村,并与理学大师周敦颐后人聚居的九屋镇江头村一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次想商量人去走一走、看一看,但不是因为这个有事,那个没时间,或是天公不作美等而耽搁下来。
8月26日那天,正逢星期六,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我便与老婆商量决定,也懒得邀约其他人,自个儿开车去走一走、看一看。
虽然地处距桂林40来公里的大山深处,其实路还算比较好走,只是路面稍窄一些,以及中间有几公里有些坑坑洼洼,其余都是柏油或水泥路面,一般的轿车都可以畅行无阻。地方也比较好找,过了灵田镇以后,就一个大一点的岔路口,并有明显的指示牌。
快10点钟了,我们才从家里出发,先用导航设好目的地灵田镇。根据导航提示,一路经滨江路,过解放桥,建干路,再经电子科大到尧山,又过航空学院。这里往右去是一个高尔夫球场,往左一个长上坡后,就到了市区连通灵田的险峻处——乌岭隧道。过了隧道,下个长坡,拐一个弯,就见一大片设计新颖、明快、大方、富于生气的建筑群呈现在眼前,原来是电子科大花江新校区。再往前走,就是一派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区农家田园风光。如黛青山或连或断,或壁立千仞,或磐卧田间。小河清清,时湍时缓,左绕右转,或隐或现,并有孩童在嬉戏,鹅鸭在游觅。田野上黄绿相间的稻穗和坡地上婷立的玉米在山风的吹拂下,翻起阵阵波浪,山湾里浓荫处,掩映着一座座土墙青瓦的农舍。此时节,也是农忙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好多村民们都在忙着收割成熟的稻子,家家屋前的坪地里晒满了金黄的稻谷。只是这一段的路不是很好走,布满了一个个的小坑小洼,车子驶过,溅起一阵尘埃。
11点来钟时,就到了灵田镇政府所在地,小镇建设已初具规模,一条长约四、五百米的街道刚新铺了柏油,显得比较清爽整洁,两边矗立的大都是新建不久的,约三、四层楼高的仿古式红柱、白墙、高檐、青瓦小楼,并还在不断地向两头延伸。
过了灵田镇后,试着将导航目的地设置为长岗岭村,还别说真管用,这也说明GPS的功能无处不在。沿着虽不宽绰但却平坦的水泥公路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