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分离焦虑的关键,是真诚地接纳他人的独立人格
2023-02-21 15:27阅读:23
在关系中总是害怕被抛弃的人,既没有真诚的接纳他人的独立人格,也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对于存在分离焦虑的人来说,在关系中接纳他人身上的独立人格是痛苦的。这种痛苦同婴儿内心的痛苦是一致的,对婴儿来说只有感受到世界同自己一致、相同、和谐的,内心才会是快乐的。对于心智成熟的人来说,大抵能够忍受世界与我们不同的、差异的、不一致的部分。
在一段关系中,我们常常因为对方跟我们的想法不一致而深感担忧。这揭示了个体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会不会离开自己。纠结于对方会不会抛弃自己,所有的言行举止都会因此变形。其结果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也侵犯了别人的独立人格。什么是独立人格?个体存在中不可动摇的部分。人格的构成是比较复杂的,包含了对世界的认知、情绪、意志、信念、习惯、兴趣、三观、生活目的等等。其中,与众不同的、牢不可破的、不可动摇的部分就是独立人格了。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有些人为了喜欢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习惯、爱好和信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总有一些习惯、爱好和信念是不接受改变的,这一部分就是独立人格。你当然可以要求对方改变自己的认知、信念和习惯,以此来更好的适应自己。但是对方身上不可动摇的部分,如果与你不能相融的话,关系就会产生矛盾。
独立人格揭示了个体存在中最基本的矛盾,与个体的需求、渴望和想法有关。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可能不了解自己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内心的需求、渴望和想法。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个体的需求、渴望和想法总是不能得到满足,那么他的发展就会陷入停滞,彼此的关系就会出现裂痕,分离也就在所难免了。同样的,当你为了不被某人抛弃而迎合他人时,你压抑了内心的需求、渴望和想法,时间久了就会变得抑郁。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放弃了很多,而别人却以为你原本就喜欢这样。
将他人的独立人格视为阻碍,就会产生对分离的焦虑。在关系中发现别人跟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自己有着不同的想法和需求,不一致的、不统一的部分会激活个体内心的焦虑。就好像吃了不能消化的食物一样,只能囫囵个的排除到身体以外。在一段关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希望能够掌控关系的走向。只有别人的想法、需求、渴望跟我们一致的时候,才能够获得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你想要做的事情,对方总是要跟你做不同的事情,关系就会陷入失控。就好像是难以驾驭的马车,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所以一些人总是试图改变对方,以此来掌控彼此的关系。
将自己的独立人格视为阻碍,也会产生对分离的焦虑。当你遇到一个人的时候,你深深地认同了对方的认知、信念、想法和习惯。你觉得对方是多么的优秀,反观自己不同于对方的一些地方,你就会因此感到焦虑。其结果就是,无限制的压抑自己的认知、信念、想法和习惯,以此来迎合对方的认知、信念、想法和习惯。可是你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别人当初与你建立关系,正是因为看到了你身上所特有的人格。当你渐渐地失去了自己当初的模样时,自然而然就会被抛弃。
走出分离焦虑的关键
真诚的放弃对他人的期望和恐惧,是处理所有人际关系的法宝。从时间的维度来看待人与人的关系,你会发现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只要你愿意,你其实是不缺少关系的。由此可见,人世间的聚散离合原本就是常态。当我们遇到某人的时候,不要期望对方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也不要因为对方将来要离开我们而恐惧,关系就能够得以健康发展。对他人的期望越高,往往就会变得越来越贪婪,无论别人做什么都满足不了你。越是害怕别人离开自己,就越容易失去自己的独立人格,反而更容易被人抛弃。
真诚的接纳他人的独立人格,对个体而言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一次学会接纳自己独立人格的机会。用尊重别人的方式来尊重自己,或是用尊重自己的方式来尊重别人,对关系的发展而言都是有益的。接纳他人的独立人格对关系的发展来说,提供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如果你能够适当地满足对方的需求、渴望和想法,那么你们的关系就能够更加亲密。同样的,如果你自己也能够在这段关系中,满足自身的需求、渴望和想法,那么这段关系对彼此而言是一种滋养,而不是矛盾。
真诚的避免用客观分离来评价关系真诚的避免用客观的分离来评价关系,才能够彻底摆脱潜意识里对分离的焦虑。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从来不是一张纸而是一本书,你从别人身上所学习到的品质,将来也会成为你人格的一部分。哪怕这个人不在你身边了,但是你从他身上所学到的品质,所看到的对方对待生活的态度,潜移默化中成为你人格的一部分。在客观上某人离开了你,但是从主观上来讲他并没有真正离开。有些人尽管并没有在你身边,但是你与他共同的记忆深埋在内心,成为另外一种陪伴的形式。总而言之,客观的分离不是焦虑的开始,接纳了他的独立人格,他才能够永远的陪在你心里。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