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人文名墓:探访南京将军山——沐英墓

2016-05-17 17:04阅读:5
人文名墓:探访南京将军山——沐英墓


在距离今年4月20号第一次探访南京将军山沐英墓的五个月零八天后,远之第二次来到了沐英墓门前。与五个月前相比,沐英墓外观有了很大的变化,门口那曾经为难的小水塘已被填平,两侧土丘修好了护墙,连新修的墓门也安装了朱红色的大门,并加了一条看起来很牢固的铁链来锁门。当然,和五个月前比,外部环境已经好了很多,甚至铁链也没有构成大的障碍,因为同行者找来一根粗大的树枝直接崩断了铁链。远之推开力朱红大门,沐英墓的封门墙再一次呈现在眼前。远之将第二次踏进幽深的、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墓室,仔细探查墓室现状和结构。
为了弥补第一次探访的缺憾,远之此次邀人同行,并带上了手电筒,用来壮胆并尽可能悠闲地把整个墓穴都“检查”一遍。远之认为,在南京地区,除太祖孝陵之外,在地宫规模上,沐英墓与南唐二陵的规模不相上下,除孝陵和南唐陵外似乎再无规模超过沐氏此墓。钟山之阴的中山王、岐阳王、开平王、江国公、海国公墓之陵穴规模尚待确认。基本可以明确的是,已发掘的沐氏黔国公墓规格无一座超出此墓。蕲国公康茂才墓总长不过9.48米,宽4.3米,高4.38米,分为上下两层墓室,规模不可谓不大,但亦不如沐英墓这般结构复杂。

二探沐英墓X

[沐英墓外景近貌]


二探沐英墓
[五个月零八天前的沐英墓外景](正在做防水处理)
二探沐英墓
[沐英墓近景]
二探沐英墓
[前室全景]
二探沐英墓
[中室券顶]
二探沐英墓
[中室正门门楣上部](已做钢架支撑保护)
二探沐英墓
[中室墓门后部管扇]
二探沐英墓 [倒弃的中室石门]
二探沐英墓
[中室武器架](五插孔,另有石桌未拍摄)
从后来沐晟、沐斌等黔国公墓皆可见有放置头盔、铠甲的石桌和长柄兵器的兵器架。沐家世代镇守边疆,武人出身,随葬兵器铠甲倒也并不奇怪。
二探沐英墓
[中后主墓室全景]
二探沐英墓
[主墓室棺床残迹]
二探沐英墓
[主墓室壁龛]
二探沐英墓
[主墓室壁龛内景]
后壁龛为砖砌门楼式,并有砖刻花纹装饰。高0.89米,宽1.06米,深1.31米。

二探沐英墓[主墓室与右墓室的通道]
二探沐英墓[主墓室与左墓室的通道]
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发现,主墓室与左右原配、续房夫人墓室之间建有可互相贯通的通道,推测是供灵魂相通的道路。
二探沐英墓
[右墓室全景]
二探沐英墓
[左墓室全景]
二探沐英墓
[沐英墓周边环境]
沐英墓于1959年进行正式考古调查,墓为南北向,分为甬道(已重修)、前室、中室和后室四个部分。前室长8.24米,宽3.14米。高3.1米。中室东西长11.8米,南北宽3.58米,高3.95米。后室包括主墓室(中墓室)、左墓室和右墓室三个,其中主墓室规格稍大,长5.5米,宽3.5米,高3.9米,有壁龛一处,左右通道两处。左右墓室各有壁龛两处。前室曾有沐英及其妻的墓志,其中沐英墓志已丢失,只寻得沐英续房妻耿氏的墓室。中室安置有石桌、兵器架等随葬品。主墓室为沐英葬室,左墓室为原配妻冯氏葬室,右墓室为续房耿氏葬室。
二探沐英墓

从墓门外泥土中寻得的耿氏墓室提供了一些《明史》没有详细记载的信息。该墓志由工部尚书杨荣撰,襄城伯李隆篆盖,沐家小儿子兼成祖驸马的沐昕亲自书写。志文辨读如下:
“宣德辛亥十一月壬朔黔宁昭靖王夫人卒,讣闻,上为之感悼。亲制交遣中官谕祭,命有司为治坟茔,恩至厚矣。其子,征南将军太傅黔国公晟命帝驸马都尉昕将以明年八月十六日奉葬,……夫人姓耿氏,世居凤阳,……安享禄养,寿八十有七。王先夫人一子曰春,袭侯爵而卒。夫人子男四人,曰晟,嗣封积勋进爵黔国公,加封太傅,……曰昂,……曰昶,早卒。曰昕,驸马都尉,尚常宁公主。……
第一篇寻访的博文中,远之曾根据《明史·卷十四》的沐英传记整理了沐英的直系后人情况,可知沐英有沐春、沐晟、沐昂、沐昕四个儿子,但无从知晓他们的年龄顺序,只知沐昕娶常宁公主,留在京师,沐春无子。现在耿氏墓室提供了另一部分信息,原来沐英的前妻冯氏生育了长子沐春,续娶的妻子耿氏生育了沐晟、沐昂、沐昕三人,以及史书并未提及的早卒子沐昶。(另据《明史·列传第九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