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
2024-09-19 07:58阅读:1,146
朱仙镇文化苦旅(连载)
声明
本书绝大部分都是我辛辛苦苦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体现了一个苦字。也许每个作者都会把自己所得再汇编成书,当做自己的孩子,钟爱有加。故,本书每篇个人资料都不允许转载和引用。
版权属于我,有擅自引用或者剽窃都是违法行为,为保护个人版权,特此声
明!
上篇
4.对木版年画的再认识
此前,我对木版年画一无所知,更小的时候,念起过年的歌儿:“二十四,扫房子;二十八,贴花花”...花花就是门神和春联。后来,看见人人随大流,只是图个热闹。所谓的门神无非都是尉迟恭、秦叔宝(早期是郁垒、神荼)的化身。大河上下,长江南北无不是这些人的形象。
再后来,读《西游记》,唐太宗李世民被泾河龙王怨怼,使用夜里抛砖弄瓦的鬼蜮伎俩惊扰皇宫,不胜其烦。就有人出主意,请威风凛凛的大将尉迟恭,秦叔宝为他站岗,才得以安静。
时间久了,让两位大将替自己站岗不说人受不了,于理也说不过去吧。后来又有人说也可以用将军的大型画像代替,并力荐朱仙镇的木板年画,改版成两位将军再放大悬挂不就可以了吗。于是,如是而行,才算安然。真也假也?但事实就是这两个人真成了后来的偶像而被贴在大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门上,作为过年主流的一朵浪花
...只是现在因时代的进步,文化内容的多样性,贴还有人贴,不那么看重了。
为此,现在还有人提问:你知道过年贴门神,两位门神都是谁吗?我看见也只是一笑了之。门神写明了尉迟恭和秦叔宝,不过是欺哄那些无知者而挣点粉丝罢了。
朱仙镇木版年画未必能救得了李世民却因此扬名,倒也算一件幸事;而人人都知道朱仙镇木版年画可以辟邪,不也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也有了制作作坊,比如天津杨柳青等,那才是朱仙镇的功德无量。
一张纸就能辟邪,何其愚钝。但他是由刻工刻制的模板印刷而成,其中不但有文化元素,又有一定的艺术性,流传遍及了全国是很自然的事。比如下图《柴王推车》,满载而归。

柴王推车,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代表作,线条细腻,人物丰满,令人眼前一亮。又寓意了在外“打工”收获颇丰,不就是一种吉庆嘛。
生活中,未必能人人满载而归。但他是一个祝福语,不也是每个人的愿望吗。所以人们就喜欢。文化艺术不就是冲着人人喜欢而来的嘛!
关于朱仙镇木版年画,就我的所闻所见和思考也就这些了。但可以肯定远不是其全部,更多也更深的种种,也给我以后的苦苦追寻埋下了伏笔。趁着这个间隙,我们不妨走向故事——
李世民明面儿上也算一代明君,但历代皇帝都不禁止甚至更希望臣子们山呼...但喊归喊,他也明白自己不可能却又挡不住永远以玩弄权力这个宝贝为乐事的诱惑,就在背地里和术士们勾勾搭搭,弄些仙丹(主要是朱砂炼成)服用。就是这些不明不白的仙丹,久而久之不可能不中毒,又因中毒太深而产生了精神上的幻觉,直接导致他54岁就早早地驾崩。门神一说也不能算是假的,毕竟真有其人且自古至今都在贴,而门神也真有其人,比如尉迟恭、秦叔宝、钟馗...
说起朱仙镇木版年画,除了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我认为都是其现在的主打牌。我常常看见各个门店门口晾晒着未干的半成品和店内琳琅满目的成品,就明白其一张年画依然在百花齐放并承担着以此联系全国甚至走出国门的重任。因为,有一次我在镇办公室和领导谈一点我的建议,就看见一个混实而睿智的人进来,打断了我的话头,向领导大谈他在国外推广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业绩...此人就是我后来专门讲述的木版年画既是传承人又是集大成者,张继中。
......
我还看见,各店门前都有晾晒的半成品。如图:

我原来还质疑过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内容甚至跟风说多是帝王将相“四旧”那一套。但自从搬家来此,接触得多了,和一些店家谈得更多,也因此知道那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和文化传承。
这条街是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和知识的海洋!经常看到有来怕视频的...后来又知道了更多甚至大师级人物,我“苦作舟”似的游弋其中并吸取其大量营养,也才有了写成书让更多人明白的冲动、志愿、行动。
朱仙镇木版年画当然不止这一条街,却是从这里向四方辐射的,自然也是值得我上下求索的文化艺术之源。
门神在“唐以前,多以贵族为主。画中多反映贵族人物....”。宋代,印刷术的进步,门神内容也随着有很大变化。“宋代新年挂门神像中,值得注意的形象是钟馗...五代两宋有临吴道子钟馗捉鬼图...”(见张继中《桃符絮语》)
所谓涉深水者得蛟龙。读者诸君可读《桃符絮语》,以广见闻。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